烏魯木齊是一個非常適合炎熱夏季旅游的城市,因為它的年平均氣溫只有23度。北郊的夏季只有62天,南部山區甚至沒有夏季。
南山
作為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晝夜溫差巨大。即使白天烈日炎炎,氣溫飆升,也不妨礙你晚上蓋著被子睡覺。
在這個舉國燃燒的夏天,烏魯木齊的價值簡直就像沙漠中的綠洲。強烈推薦那些熱死的人重獲生機,讓狂躁的人平靜下來,讓靈魂平靜的人,以及那些憤世嫉俗的人。調和心情,只想花錢的人也能賺錢!
來到如此獨特的邊陲小鎮,拍照就像呼吸一樣不可避免。那么,烏魯木齊必去的圣地有哪些呢?
一是西橋。它建于 1906 年,坐落在將城市一分為二的烏魯木齊河之上。百多年來,它不僅連接了兩岸的行人和車輛交通,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興衰。
從洪山看西橋
之所以被選為烏魯木齊第一拍照圣地,不僅是出于歷史名勝的考慮,還因為從橋的北面,矗立著烏魯木齊的象征——紅山,也是烏魯木齊的標志性建筑。第二個拍照圣地。
西橋拍攝紅山
站在橋上拍照,紅山正好以最好的姿勢闖入鏡頭,與攝影師并肩站立,充當背景;與此同時,橋下的河灘路蜿蜒曲折,安靜地躺在紅山腳下;天空中遠處的河灘路顯得又深又長。路邊還有長橋和飲馬雕像。幾個景點都在鏡中。動靜恰當,高低錯落,剛柔相濟,相互映襯。恰似“風動,龜蛇靜”的浪漫內涵!
所以,雖然我的這篇文章是第一次發表,但幾乎每個烏魯木齊人都有幾張在這里拍的照片。可見,美景自有魅力,誰都難以逃脫。
第二個是紅山。沒錯,就是第一圣地倒映的紅山。烏魯木齊的有趣之處在于,兩個圣地可以互為背景。
相傳,烏魯木齊河曾一度洶涌,造成破壞。當地官員讓人去調查,得到的答復是河里有惡龍作祟。于是他們在紅山頂上和河對岸的亞馬里克山上建了一座塔。從此,他們鎮壓了惡龍,消滅了洪水。
紅山塔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山和亭還在,但烏魯木齊河已不復存在。在原有河道上修建了一條貫穿全市的高速公路,即河灘路。
紅山面積很小,沒有什么景點,不值得去。它之所以成為地標,主要是因為馬魯木齊市區地勢平坦,但中心卻突兀地矗立著一座山,占據了全部地形:而且這座山雖然面積不大,但外觀險峻險峻,山頂有一座小塔,像盆景中的山峰。極其精致、典雅,深受當地人喜愛。
由于處于中心位置,在山頂拍照時,可以欣賞到四面的風景,盡收眼底。無論是高樓林立的街景、天山全景,還是飛橋美景,你都能輕松獲得。 。網上關于烏魯木齊的照片大多是在紅山上拍攝的。它確實是獨一無二且不可替代的。
從烏魯木齊市看天山
三是國際大巴扎。來到烏魯木齊,體驗一下民族風情就對了。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國際大巴扎。
“巴扎”在維吾爾語中是集市的意思。始建于2003年,是一個從建筑、商品、美食、歌舞等多種元素充分體現民族特色的綜合性場所。
來到這里,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眼睛看到的、嘴巴嘗到的,都是民族的精髓!例如,可聽的包括 和 。手鼓可以吃燒烤、馕、面條、面條。可以買到和田地毯、阿德萊絲綢、維吾爾族花帽、英吉沙刀片等等,可看的東西真是太多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維吾爾族民族建筑、器物、服飾等都色彩繽紛,層次豐富,個性鮮明、引人注目,極具視覺沖擊力。無論是經驗豐富的攝影師還是外行,他們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拍照的技術要求。只需一拍就能輕松拍出大片,對于拍照極其友好。
除了上述地點外,烏魯木齊的南山公園和西公園也深受攝影愛好者的青睞。熱忱歡迎外地朋友前來參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