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肺結節怎么辦?無法手術的胰腺癌如何治療?肝臟腫瘤能微創消融嗎?11月1日晚上,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國際冷凍治療學會主席牛立志,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醫療五科主任、亞洲冷凍治療學會青年委員劉樹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醫療六科副主任、廣州市“海珠區好醫生”獲得者李紅梅,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探討腫瘤微創消融治療,分享抗擊癌癥的良方。
科技為醫學賦能。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腫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腫瘤患者,通過微創治療延長生命周期,改善生命質量。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是以腫瘤微創治療為特色的國家臨床重點(腫瘤)專科醫院,其院長牛立志也是國內最早探索這一領域的專家之一。在當晚的直播中,圍繞腫瘤微創技術的臨床應用及優勢等方面,專家們進行了專業翔實的講解。
訪談環節:
腫瘤或癌癥通常有哪些治療方式?新興的腫瘤微創治療又包括哪些技術?
牛立志:腫瘤常規治療主要有手術切除、化療、放療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微創消融等一些新興技術也逐漸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微創消融技術因創傷小、痛苦輕、療效確切等優點,在現代腫瘤治療模式中嶄露頭角。微創消融技術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納米刀消融、化療消融、激光消融、超聲消融等等,這些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實現不開刀就治愈腫瘤的夢想。
微創消融與傳統的腫瘤治療方式相比,具有哪些特點和優勢?對于腫瘤患者來說,這種新興的治療方式有怎樣的意義?
牛立志:手術切除是治療腫瘤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能夠手術切除,首選治療方式還是手術切除。但如果能夠不開刀就能達到一樣的療效,是醫學的一大進步。如國內外指南建議,早期肝癌的治療可以選擇手術切除或消融治療,二者均可達到根治效果。這也說明微創消融技術的出現可以讓腫瘤治愈,緩解患者癥狀,提高生存質量。
微創消融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開刀,損傷小,僅需一根針,在局麻下甚至可以與患者聊著天,便能完成手術。這是傳統手術做不到的,尤其是局麻對于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風險更小。這種以“針”代“刀”的方式,讓本不適應手術、不需要手術或者術后復發的患者有了新的選擇。此外,微創消融技術同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聯合使用,是提高治療腫瘤的一大“武器”。
冷凍消融和納米刀消融,是如何進行腫瘤治療的?
李紅梅:既然是冷凍,那就和溫度的變化有關。冷凍消融其實就是通過將癌組織快速冷凍,形成冰球后再復溫,引起癌細胞壞死或凋亡,從而達到消融目的。冷凍消融對腫瘤細胞的的損傷機理主要包括四點,一是冰晶形成造成細胞損傷,二是破壞了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引進局部缺血和細胞缺氧;三是引起細胞凋亡;四是增強了機體的免疫效應。
納米刀消融,雖然字面上有個“刀”字,但實際上是一種電脈沖,屬于非熱能的消融新技術。這項技術是在CT或超聲引導下,放置消融探針,采用短脈沖、高電壓的直流電技術產生微秒級的電脈沖,在細胞膜上形成多個納米級的不可逆電穿孔,破壞細胞內外平衡,促使細胞凋亡。所以,納米刀也稱為不可逆電穿孔(IRE),俗稱“電”死腫瘤細胞。
如何看待目前國內肺結節診療的現狀?
牛立志:肺結節已成為當下的“流行病”。但體檢發現的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惡性,因此鑒別肺結節的良、惡性非常重要。對于高危肺結節患者需要及時處理,對于低危患者可以觀察或進行消融治療。
因為肺結節可能是早期肺癌,大家都很關注,甚至引起一些群眾恐慌,也導致臨床上出現肺結節過度診斷和治療的情況。鐘南山院士也提到過,肺結節的過度切除率在20%-40%之間。所以肺結節怎么觀察、是否治療、如何治療,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目前國內外指南建議,小于6mm的肺結節無需太緊張,但大于6mm的需要定期觀察其密度、大小、形狀,如有變化,要及時處理。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在肺結節的診治,尤其在冷凍消融肺結節這一領域積累了不少經驗,在學術科研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2019年我們在國際上率先發表了關于肺結節冷凍消融的論文,是由復大劉樹鵬主任主筆的,這篇論文今年也被美國胸外科學會(AATS)發布的專家共識引用。
冷凍消融在肺癌的治療上發揮什么作用?
劉樹鵬:NCCN指南和ESMO指南都推薦將消融應用于早期肺癌的治療,根據權威數據統計,消融也極大延長了不能手術的肺癌患者的壽命。
我想起當年因患肺癌來我們醫院做冷凍消融的一位國外衛生部長,她本人也是哈佛大學的醫學博士。2010年10月,該部長到復大住院,我是主管醫師。經過檢查,她被診斷為IV期肺癌。第二天,我們給她做了冷凍消融治療,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第四天她就出院了。術后1個月,腫瘤已經縮小三分之一;術后3個月,肺部腫瘤縮小80%,胸腔積液消失,腫瘤指標也降到正常范圍。自從來中國治療后,她對中國很感激,對復大醫院也很信賴,她還親自為我們總院長徐克成教授的書作序,介紹了她在廣州和復大治療的心路歷程,對復大的治療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胰腺癌由于治療難度極大,素來有“癌中之王”的稱號。有哪些治療技術適用于胰腺癌?
李紅梅:胰腺癌是起源于胰腺的惡性腫瘤,由于位置特殊,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誤判為胃腸道疾病,發現時通常是晚期。除了常規的手術、放化療外,目前在胰腺癌治療上,應用比較廣泛的,還有納米刀技術、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冷凍治療以及海扶刀等。納米刀消融是非常適用于胰腺癌的先進微創治療技術。納米刀于2015年6月在我國獲批準應用于臨床的,2015年7月,牛院長就帶領團隊率先完成了中國大陸首例胰腺癌的納米刀消融手術。納米刀消融胰腺癌的過程非常復雜,難度較高,對手術醫生團隊和醫院的綜合診療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牛院長也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胰腺癌指南的編委,在這一領域有很豐富的造詣。
除了胰腺癌,納米刀還適用于哪些腫瘤的治療?
牛立志:納米刀能選擇性保護缺少磷脂雙分子層的支氣管壁、血管、膽管、胰管和神經等組織結構,不受熱沉效應影響,在前列腺、肝、胰腺、腎等部位的腫瘤治療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對那些靠近肝門區、膽囊膽管、胰腺、輸尿管等復雜部位的腫瘤,納米刀更具有優勢。復大也發表了納米刀相關研究論文數十篇,并出版了國內首部關于納米刀消融著作。
關于腫瘤的預防,有哪些建議?
牛立志:早期預防、早期篩查是關鍵,尤其有針對性地規避和預防致癌因素,如有家族遺傳史要注重定期體檢;病毒感染要積極治療。另外還有飲食、生活習慣或環境等因素,也可能導致癌癥發生。如果能有效地規避這些致癌因素,那么患癌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我本人也計劃開展100場有關癌癥預防的公益講座,希望以此提高大眾對癌癥預防的認知。
劉樹鵬:總的來說就是“五多三少”,即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多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多注意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多進行定期體檢、多保持良好心態、少吸煙或不吸煙、少飲酒或不飲酒、少吃高脂高糖高鹽。
李紅梅:除了重視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也要積極接種腫瘤預防性疫苗,如HPV疫苗、乙肝疫苗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