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栗玉晨
對于北京而言,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既是做大冰雪經濟規模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冰雪經濟從原有傳統形態不斷轉型升級的要求。近年來,隨著冰雪運動快速發展,北京在探索冰雪經濟新增長點方面做了不少嘗試。北京因地制宜發展差異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強化冰雪裝備研發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作為全球首座“雙奧之城”,北京必將在冰雪經濟的新賽道上贏得更大發展。
冬季腳步日近,冰雪運動的熱潮正在“雙奧之城”北京涌動。隨著2024-2025雪季十場國際國內冰雪賽事日程的公布,眾多冰雪運動愛好者將在一場場精彩的體育盛宴中見證來自世界各地頂尖運動員的巔峰對決與自我超越,而北京也將在冰雪經濟的蓬勃鋪展中迎來綠色發展的新起點。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冰雪運動的熱度持續攀升。每年北京雪季舉行的各級各類活動數千場,超2400萬人次參與其中,北京全民冰雪運動參與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從舉辦多項國際頂級冰雪賽事,擴大雙奧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到開展多項全民健身冰雪品牌賽事活動,持續推動群眾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從加大冰雪運動知識技能推廣普及力度,鞏固冰雪人口,到不斷增加雪場冰場供給,進一步打造冰雪運動健身圈,激發冰雪產業活力……“雙奧之城”的冰雪熱情被持續激發出來,冰雪運動場所營業收入和效益都有了較大增長,冰雪消費正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力量。
《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中國冰雪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270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7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達到10053億元,展現了較快的發展勢頭。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冰雪運動群眾基礎,提升冰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水平,推動其成為新的增長點。北京則提出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的目標。冰雪經濟作為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將為北京發揮區域資源優勢,推動體育文化、休閑旅游等產業發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摸索綠色經濟新動能增添新助力。
對于北京而言,實現全產業鏈發展既是做大冰雪經濟規模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冰雪經濟從原有傳統形態不斷轉型升級的要求。豐富冰雪消費產品,推動冰雪經濟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是滿足公眾消費需求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的冰雪消費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因此供給側也要適應這種趨勢。另一方面,發展冰雪經濟也是中觀層面上推動冰雪產業附加值得以提高、微觀層面市場主體不斷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抓手。
我們看到,近年來,隨著冰雪運動快速發展,北京在探索冰雪經濟新增長點方面做了不少嘗試。利用“雙奧之城”品牌優勢,“體育 ”“冰雪 ”產業不斷涌現,滑雪大跳臺世界杯等重大體育賽事相繼舉辦,國內外體育組織和行業龍頭企業紛紛落戶,冰雪運動與文化、旅游、商業等各種業態的融合,正在實現傳統冰雪經濟形態的轉型升級。北京因地制宜發展差異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強化冰雪裝備研發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加緊培育一批冰雪領域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豐富冰雪消費產品,優化冰雪消費環境,健全冰雪標準體系,不斷推動冰雪經濟向著更高水平邁進。
來北京看世界頂級冰雪賽事,“跟著賽事去旅行”的冰雪消費熱潮涌動;到北京體驗“雪飛燕”“雪游龍”等國際一流賽事場館,“雙奧之城”的無窮魅力盡顯;更多冰雪產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選擇在北京立業,北京的人才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其大展宏圖展開無限的想象空間,正因如此,隨著冰雪運動產業的快速增長,這座城市也會實現更高質量的綠色增長。冰雪與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的深度融合,將共同創造出全新的產業生態。這種融合不僅能夠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和進步,更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繁榮,為北京的冰雪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冰雪運動已從小眾走向大眾,而冰雪經濟也從概念變成了現實。北京作為全球首座“雙奧之城”,也必將在冰雪經濟的新賽道上贏得更大發展。責任編輯:韓保林(EN087)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