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有近六萬女性被該疾病奪去生命。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發病出現了上升和年輕化趨勢。4月中旬,浙江、湖南等省份相繼公布當地2024年腫瘤登記數據,宮頸癌仍為這些省份癌癥發病前十乃至前五的癌種。
“國內HPV(人乳頭瘤病毒)、Hib(b型流感嗜血桿菌)、水痘病毒、肺炎球菌等感染所致疾病治療支出成本遠超接種疫苗的預防成本。”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疫苗與健康大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在發言中提出了對動態調整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策略的展望和設想。對于要優先考慮納入的疫苗,從我國疾病形勢、疾病負擔和可及性分析,沈洪兵重點提到了HPV疫苗。
接種HPV疫苗可顯著降低HPV持續感染、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發病率,是預防宮頸癌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第一財經從一名接近中疾控的專家處了解到,截至目前,國產二價HPV疫苗對適齡女孩(9~14歲)免費接種的惠民政策已覆蓋16個省份。
與此同時,高價苗正變得更可及。近一段時間,天津、西安、秦皇島、棗莊等地相繼推出進口四價、九價HPV疫苗“打二免一”“末針免費”或相關接種補貼政策;另據第一財經梳理、求證,今年以來,江蘇多地、深圳等城市延續或新增明確,可使用醫保個賬支付九價HPV疫苗。
隨著這些惠民政策擴面,HPV疫苗接種率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當更多適齡女童獲得免費接種的機會,為何說“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仍有必要且迫切?
HPV疫苗免費接種政策覆蓋40%適齡女童
去年10月,國家衛健委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中介紹,HPV疫苗免費接種這一政策已經覆蓋了全國約40%的適齡女孩。
今年,這一政策對適齡女童的覆蓋面繼續擴大。
前述專家表示,根據最新統計,承諾為適齡女童免費接種HPV疫苗的省份已達16個,分別是廣東、海南、福建、江西、江蘇、重慶、西藏、浙江、湖北、廣西、山東、云南、甘肅、安徽、寧夏和北京。
其中,北京、四川、甘肅和安徽均為2025年新增省份。23日,安徽衛健委官網信息顯示,將自5月底前啟動為全省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的項目。
為使受種者有機會獲取更多高危HPV型別的保護,少數地區還在職工醫保“家庭共濟”的基礎上,明確接種九價HPV疫苗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進行支付。
比如,江蘇張家港市政府網站2月下旬發布的消息顯示,2025年該市將繼續開展適齡女生國產二價HPV疫苗免費接種工作。與此同時,提供九價HPV疫苗供受種者自愿選擇、自費補差接種。如學生有醫保賬號,可使用父母醫保共濟賬戶支付,支付方式遵照醫保部門相關規定,即“九價HPV疫苗補助費用標準按照江蘇省2024年度國產雙價HPV疫苗的政府采購中標價格”。
23日下午,第一財經從深圳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在“深圳醫保”微信公號“家庭共濟”欄目中開通“個人賬戶活化使用”后,參保人可以使用醫保基金個人賬戶支付HPV疫苗,但僅限于九價苗。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經濟學教研室主任應曉華還提到了地方民生工程的另一種實施形式——補貼接種。
“大約有10%的民生工程采取的是定額補償。”應曉華介紹說,定額補償既包括財政的定額補償,也包括對于第二針、第三針的減免,后一種情況通常由公司來承擔費用減免的成本。
第一財經梳理發現,目前各地開展的定額補償項目更多是針對高價HPV疫苗。
4月14日,秦皇島衛健委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2025年秦皇島市將對部分適齡人群開展HPV疫苗接種惠民項目,此次惠民項目僅限于進口四價、九價HPV疫苗。在項目開展期間內,9~14周歲適齡女性按照“0、6”兩劑次免疫程序在2025年6月底前接種第1劑次,且在滿6個月后完成全程接種程序的,第2劑次只需繳納25元接種服務費。
相較于原費用(含疫苗成本費2616元 2針次接種服務費50元,共2666元),享受前述惠民優惠后,受種者費用減半(含疫苗成本費1308元 2針次接種服務費50元,共1358元)。
除了秦皇島,今年以來,天津等地也提出了類似限時“末針免費”的HPV接種惠民政策。
但這些政府惠民項目和企業商業化推廣,似乎并未打消一些適齡女童及家庭的“疫苗猶豫”。
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高級項目官杜珩表示,現有大量證據表明,優先為低齡群體接種HPV疫苗預防效果最佳。但目前HPV疫苗接種出現了一個錯位情況:首個HPV疫苗2016年在中國上市,之后較長一段時期HPV疫苗是自費疫苗,價格也相對較高,在這一時期,主動去打疫苗的主要是有經濟實力的大年齡女性。最近兩年,成年女性的HPV自費市場出現了需求增長停滯,甚至下降的趨勢。但預防效果最好的青少年女性人群HPV疫苗接種率還很低。總體來說,9~15歲女性HPV疫苗整體接種率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態(90%),西部省份尤是如此。“這也是HPV疫苗作為非免疫規劃疫苗的現實困境。”
“在迄今為止為適齡女童提供HPV疫苗免費接種的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均未提出接種率目標。這一方面與地方經費有關,另一方面與社會動員有關。”一名公衛專家表示。
此外,近一年以來,隨著HPV疫苗在政府采購中降至“白菜價”,疫苗的質量能否得到保證成為公眾關切。
“我認為,現在HPV疫苗在政府采購中給出27元左右的最低價格,能夠覆蓋到疫苗剔除研發成本后的相關成本,換句話說,它并不會出現政府采購價低于生產成本的現象;此外,之所以政府采購價格如此之低,是因為市場競爭。政府集中采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HPV疫苗價格,而在個人自費市場上,HPV疫苗售價可能還是相對較高。”應曉華說。
疫苗接種的公平性仍待提升
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是指居民應當按照政府的規定接種的疫苗,由中央財政專項投入。多名受訪專家認為,盡管前述地方試點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難以真正改變HPV疫苗接種率低、接種覆蓋不公平的問題。目前國內已有5款HPV疫苗上市可供使用。故而,如能全面總結先行地方試點經驗,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將有助于經濟較不發達地區快速提升HPV疫苗接種率,更好促進健康公平,而目前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時機已臻成熟。
首先,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方式推進的HPV疫苗免費接種要繼續擴面面臨一定挑戰。
“民生實事項目對地方財力要求較高,目前先行探索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相對富裕地區,經濟相對困難的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農村地區低收入群體HPV感染及宮頸癌負擔更重,接種HPV疫苗的需求更為迫切,但囿于地方財政壓力,全面啟動免費接種項目面臨較大挑戰。”一名業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
其次,“末針免費”等定額補貼方式,往往暗含疫苗企業的商業推廣行為,且難以真正惠及低收入人群。
“如果首劑疫苗要自己付費,在現實中一些低收入人群可能就不會去打了,而這部分人本來是預防接種服務中比較需要被關注到的人群。”應曉華認為,宮頸癌是非常容易導致健康不公平的疾病,進而也會對公共政策的公平性要求更高一些。
此外,基本醫保支付預防用產品還存在較大政策阻力。
應曉華對第一財經分析稱,事實上,在2018~2019年左右,由醫保個人賬戶來支付HPV疫苗費用的模式就有地方進行探索,但此后對于醫保資金是否可以用于預防性公共衛生支出,不同部門有不同意見,所以目前通過醫保個人賬戶直接支付HPV疫苗,還只是極少數地區的嘗試。
但也有省份先行一步。“現階段,江蘇省正試點多種非免疫規劃疫苗納入醫保支付范疇,同時通過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模式,實現刷醫保卡為孩子、父母的非免疫規劃疫苗‘買單’。”一篇由江蘇省疾控中心研究人員去年發表、題為《江蘇省免疫規劃的發展歷程、展望與思考》的研究文章稱。
為了拓展籌資來源,應曉華從另一個角度提出設想:2019年銀保監會發布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明確,“健康保險產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其分攤的成本不得超過凈保險費的20%”,意味著商業健康險可以提供相應的健康管理服務,所以在健康險服務項目中覆蓋HPV疫苗接種,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以此為前提,隨著部分地區提出可使用醫保個賬購買健康險,參保人通過購買商業健康險,可以間接實現醫保個賬對HPV疫苗的支付。
前述公衛專家認為,當下,地方惠民項目實施后,HPV接種率的提升情況還存在地方差異,且后續接種率也有可能回落。該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民生項目的投資方式還不穩健。“這也是為什么在多地將國產二價HPV疫苗免費接種納入民生實事后,我們仍在呼吁將該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教授、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馮子健進一步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地方惠民政策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疫苗接種機會,是值得鼓勵的。而國家免疫規劃的意義在于確保接種的公平性,讓不同經濟水平的家庭適齡子女、不同社會經濟條件地區的兒童,可以平等地獲得預防接種服務。
根據沈洪兵在前述公開發言中透露的信息,目前,中國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數量與國際上存在差距,在WHO推薦所有國家納入免疫規劃10種疫苗中,中國有4種未納入(Hib、PCV、HPV、輪狀病毒疫苗)。為此,沈洪兵稱,“我們準備做一個五年規劃”,未來將逐步縮小國內免疫規劃與國際差距,逐步納入需要納入的疫苗。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