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海市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推進大會暨“百園千企送金融”(浦東專場)活動舉辦。在地緣局勢日趨復雜的當下,金融機構助力企業更好地進行全球化布局成為焦點。
也就在前一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和市政府共同發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在24日的會議上表示,上海將以《行動方案》出臺為契機,進一步強化金融對“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能力,形成更加適配外向型經濟的金融體系,不斷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王曉對記者表示,銀行將發揮境內外聯動優勢,從企業走出去境外開戶、跨境結算,到本外幣3.0一體化資金池建設,以及上海FT自由貿易賬戶業務創新等方面積極參與,落地更多新產品,保障企業資金正常回流國內;外匯風險管理也受到關注,金融機構需要助力企業采用各類即遠期、期權等方式保值增值,宣傳匯率中性理念,推動企業優先用人民幣結算。
百園千企送金融
近期,貿易局勢越發復雜,據記者了解,多數企業和金融機構也已經加速尋求應對預案。第一步是供應鏈多元化,部分出口產品回到國內市場或并不適應,因而將供應鏈向東南亞做重點調整是未來的趨勢;第二步則是調整市場結構,從北美市場逐步向東南亞和歐洲市場傾斜;第三步才是出口轉內銷,現在很多大型直播電商和直播機構都在抓住這個機會,歡迎出口企業的產品進入國內市場。
在這一進程中,金融機構提供的支持至關重要。在24日的儀式期間,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市分行、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與本市“一帶一路”企業代表簽訂項目融資《授信意向書》。
王曉表示,某油田企業在三個國家有五個油田,當前產量100多萬噸,未來五年預計超過1000萬噸產量。建廠需要大量資金建成千萬噸油田,企業希望加大與國內金融機構合作,目前與中國銀行、中國信保在哈薩克斯坦有合作項目,期望未來在伊拉克兩個油田千萬噸產能建設上有更大合作,以響應國家保障能源安全走出去的舉措,當天已簽約哈薩克斯坦項目融資 。
吳偉對做好本市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提出三點希望:一要強化使命意識,主動擔當作為。金融機構要將服務企業“走出去”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機遇,以實際行動助力上海不斷增強全球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各區、各部門、各相關單位要加快推動《行動方案》落地落實,確保每項舉措都能轉化為企業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紅利。
二要創新服務模式,精準對接需求。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有效整合跨境結算、融資信貸、風險管理等多種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涵蓋信貸、保險、證券、外匯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
三要加強協同合作,共建良好生態。各區、各部門、各相關單位要精心組織,盡快形成一批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創新產品和案例。金融機構要發揮對專業服務業的龍頭牽引作用,整體帶動法律、仲裁、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機構一起“走出去”。
出口信用保險助企業緩沖關稅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關稅沖擊下,出口信用保險可以在多個層面幫助中國企業緩沖沖擊。在會議期間,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下稱“中國信保”)代表詳細介紹了出口信用保險相關業務。
上述代表示,當前,超半數企業(約65%)認為當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出口的影響較大,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在于:新訂單難接(超過70%的反饋)成為最突出的挑戰; 老訂單取消風險(超過40%的反饋)也較為突出,因關稅政策暫停發貨或取消生產;現金流壓力(超過30%的反饋)意味著收款周期拉長;業務中斷與裁員壓力(約14%的反饋)也不容忽視。
為此,中國信保也通過優化理賠政策,幫助企業應對挑戰。例如,為了實現“穩買方”,中國信保優化涉美案件延期報損審批流程;就“保資金”而言,中國信保提升理賠追償服務響應速度。對新增涉美案件優先勘查、定損。無爭議小額涉美案件快速定損核賠,貿易糾紛案件提升處理速度;就“穩價格”而言,涉美拒收類案件,在一定金額內,遵循貨物處理與定損核賠同步進行的原則。支持先行賠付,空間換時間避免閃崩式拋售,熨平市場價格波動。
當前,眾多外貿企業也嘗試拓展內銷渠道。對此,對于已投保中國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險產品的上海外貿企業,中國信保將進一步增加內貿險限額供給,支持產業鏈重點行業。
未來,拓展更多市場渠道也是關鍵。中國信保近期出臺積極承保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重點行業企業穩定老訂單、開發新訂單。對符合規模和占比要求企業,且風險管控能力較強的,提高買方自行掌握限額至20萬美元,信用證自行掌握限額提高至50萬美元。
例如,某光伏企業投建越南光伏組件廠項目,該項目將使企業在海外實現光伏全產業鏈布局,補齊海外自有組件產能短板,擴大海外供給能力。針對這一項目,中國信保采用買貸保險配套海投險,使用國內信用主體結構,在保障融資行資金安全的同時,提升項目信用級別,支持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加快融資進程。
強化“匯率風險中性”概念
近階段,金融市場波動明顯放大,匯率波動更是難以預測,因而企業匯率投機變得越發不可取,此次會議也突出了“匯率風險中性”的重要性。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代表提及,匯率風險中性是指企業把匯率波動納入日常的財務決策,聚集主業,盡可能降低匯率波動對主營業務以及企業財務的負面影響。企業是否能夠堅持匯率風險中性,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實現穩健經營。
非中性的主要表現包括:部分企業持有較大的外風險敞口,但不做套期保值或套期保值比例較低;有些企業應對匯率波動較為被動,沒有建立適合自身業務特點的制度,或只在匯率波動加劇時才重視風險管理。還有些企業做套期保值由老板說了算,如果老板不重視匯率風險管理,財務部門就不愿去實施套期保值,匯率風險管理的隨機性很大;部分企業存在“追漲殺跌”心態,希望利用外匯衍生品增厚收益或從事套利,偏離主業。個別企業甚至試圖通過虛構實需背景累積單方向頭寸,嚴重偏離風險中性原則。
有多位銀行交易員對記者表示,在關稅戰升級背景下,此前各界認為美元必然將升值,展現避險貨幣的作用,然而此次美元指數自年初至今一度大跌近10%,資金逃離美元資產,反而人民幣對美元維持穩健,歐元、日元大漲,這是令人無法預判的結果。因而外匯投機的風險巨大。
業內人士認為,“匯率風險中性”的意識將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以及利潤的不確定性,這是大多數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出發點。同時,這也將減少對企業會計報表和關鍵財務指標的沖擊。一些企業有明確的財務指標要求,如資產負債率要求、每股收益等。企業需要避免或弱化匯率波動對財務報表的沖擊,降低違反重要財務指標考核要求的概率。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