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武漢市江夏區“老葉和他的老友書屋”的新聞報道不斷登上各大媒體,讓葉方清這個名字走進了大眾的視野。40年書緣,12年堅守,是什么讓他對書海有著如此深沉的“執念”?
葉方清與書的緣分,始于年少。出生農家的他,在父親的藏書中開啟了閱讀之旅。戰爭題材小說讓他心懷英雄夢,作文獲獎和優秀書籍的滋養,讓文學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此后,即便高考落榜、生活坎坷,書始終是他的精神支柱。在他最迷茫無助時,書給予他慰藉與力量,讓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這份童年與青春時期積淀的深厚情感,成為他書海“執念”的源頭。
踏入社會,葉方清經歷了下崗、擺地攤等生活的磨難。但無論生活如何艱難,他對書的熱愛從未改變。書,是他在困境中自我救贖的法寶,是他與世界對話的橋梁。他深知讀書的意義,也希望更多人能從書中汲取力量。因此,12年前,他毅然開了老友書屋,將自己對書的熱愛化作一份事業,一份責任。他希望通過書屋,為更多人提供一個接觸書籍、享受閱讀的空間。
在經營書屋的過程中,葉方清始終堅守誠信與服務的原則。他的書屋書品繁多,特別關注中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剛需。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他和妻子起早貪黑,無休無假。送書上門、幫忙找課本,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卻飽含著他對讀者的深情。他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和喜愛,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在他的書屋買書。這種與讀者之間深厚的情誼,進一步堅定了他堅守書屋的決心。
如今,在手機化、電子化閱讀盛行的時代,老友書屋的生意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葉方清沒有退縮,他緊跟時代步伐,線上開店,努力適應新的閱讀趨勢。他深知手機化閱讀和紙質化閱讀各有利弊,也痛心于青少年沉迷手機。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堅守,讓更多人感受到紙質書籍的魅力,傳承優秀的文化。
葉方清家藏5萬冊書,其中不乏珍稀版本。這些書是他40年的心血,也是他文化傳承的見證。他不僅自己愛書,還積極為江夏區文化客廳籌集資料,義務辦理紅色藏書。他的行為,體現了一位文化守護者的責任和擔當。
40年書緣,12年堅守,葉方清的書海“執念”源于童年的熱愛、生活的磨礪、與讀者的情誼、對文化傳承的擔當。他就像一座燈塔,在書的海洋中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2025是“全民閱讀”連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第12年,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時,全民閱讀事業在中國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讓我們向這位書癡致敬,也希望更多人能在他的影響下,走進書的世界,感受閱讀的美好,共同奔跑在書香中國建設的快車道。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李鵬程(武漢市江夏區“青蘋果樂園”網評團隊)
責編:楊虹磊【責任編輯:伍佳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