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構建“一基金、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但面對快速到來的深度老齡化社會,仍需要通過擴大規模、提升投資收益等方式,提高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障能力。
在4月24日的2025中國養老產業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理事長戴相龍分享了他多年來對于養老金問題的思考。
他認為,對于擴大規模,目前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發展不及預期,有必要適時改進制度設計,比如對個人養老金大幅度免稅,允許沒有參加基本養老的企業也可以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對于投資收益,目前中國養老金投資回報率可達3%~4%,處于世界較高水平,其中社保基金60%的投資回報來自股票,要繼續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以獲得較高的穩定收益。
增加“一基金、三支柱”養老金規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5.6%。預計到2050年,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將增加到3.9億人。
戴相龍說,人口老齡化在加速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養老金保證退休人群的生活水平。慶幸的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建立“一基金、三支柱”養老金體系,而且具備了一定的規模。
所謂一基金,是2000年設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支出等社會保障支出補助的調劑和補充。三支柱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
戴相龍說,到2024年末,我國“一基金、三支柱”養老金余額為19.5萬億元,占全國GDP的13.1%。其中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為5.5萬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8.21萬億元,企業(職業)年金為5.8萬億元,個人養老金尚處于起步階段。
2013~2024年的11年間,“一基金、三支柱”養老金余額年均增長13.4%。戴相龍算了一筆賬,考慮到基數已經較大,保守估計今后10年年均增長11.4%,則2035年余額可達到66萬億元。這意味著如果今后五年中國經濟增速在5%左右,“一基金、三支柱”養老金占GDP比例將達到28%。“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數據,但在人口快速老齡化背景下,這一水平還遠遠不夠。”
因此,戴相龍說,要不斷增加“一基金、三支柱”養老金規模,提高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障能力。
首先是要擴大全國社保基金規模。2024年全國社保基金中,中央財政預算撥款1.1萬億元,投資收益1.6萬億元,投資收益遠遠超過中央財政撥款。因此,要多渠道擴大資金規模,其中一個關鍵舉措是落實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舉措。
其次,要逐步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水平,到2035年將中央調劑式統籌上升為全國統收統支。
再次,加強企業年金覆蓋。戴相龍說,總體看,我國企業年金制度發展較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積累企業年金的只占28.6%,登記在冊企業積累企業年金的只占0.2%。
其主要阻礙在于,根據規定,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必須首先參加城鎮基本養老,這就使得企業和個人負擔較重。不算公積金在內,僅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企業要負擔的比例就高達31%~37%,個人也高達15%以上。因此他建議,可以修改企業年金相關規定,允許沒有參加基本養老的企業也可以建立企業年金,同時地方政府有責任推進企業年金,研究把企業年金制度從自愿改為按規定比例和自愿繳費同時執行。
最后是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金保險,這也是三支柱的關鍵。
目前國家在大力推廣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賬戶年度繳費上限為 1.2 萬元,投資收益暫免個稅,領取投資收益按3%繳稅。
但經過兩年試點以及半年的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依然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處境。戴相龍認為,面對這種局面,不妨再等等,如果再過兩年還是“開戶多存錢少”,可以改進制度設計。重點是大幅度免稅,比如對普惠性養老金免稅,提取養老金時只對投資本金征稅,對投資收益免稅;將50~60歲人群養老金免稅上限提高到每年2.4萬元,等等。
資本市場是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來源
養老金籌集不易,保值更難。有一種觀點就認為儲備養老金虧損風險太大,還不如現收現付。
但戴相龍研究發現,中國養老金投資回報率比歐美發達國家高,一是因為中國物價比較穩定,二是投資產品比較合理。
他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2023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7.36%,23年間年均增長3.6%,其中只有兩年是負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委托全國社保理事會管理,回報率為5.06%;2007~2023年企業年金投資回報率6.26%;2019~2023年職業年金投資回報率為4.3%。“去掉通貨膨脹2%,還有3%~4%的正回報,這在世界上都是很不錯的成績。”
對于如何更好提高養老金投資收益,戴相龍提了三點建議。
第一,提高養老金投資的集中度。他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絕大部分以活期或短期存款形式,存在地市的商業銀行,平均利率不到1.5%,遠遠低于全國社保理事會的投資收益率。
“目前有十來個省份把一部分基本養老保險委托全國社保理事會管理,總額2萬多億元。到去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8.2萬億元,如果再拿3萬億元委托社保理事會投資,收益率可提升至5%,一年就能增加1000億元。”
第二,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資本市場是養老金保值增值的重要來源。戴相龍說,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股票比例最高可以達到40%,而社保基金60%的投資回報來自股票。只要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就可以獲得較高的穩定收益。
第三,要做好基本養老金收支的精算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要堅持精算平衡原則”,這是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養老保險精算平衡的要求。戴相龍建議,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養老金精算制度,中央層面也要盡快成立養老金精算辦公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