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為客戶量身定制的多種可持續發展融資解決方案,華僑銀行充分發揮了金融資源配置作用,讓更多資源流向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需求,助力客戶乃至社會加速向低碳未來轉型。”2025年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4月25日在上海召開,華僑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洪湧翔出席會議主題論壇“在乎者贏,先人一步——可持續躍遷的全球經驗與本土策略”,并作主題演講。
洪湧翔表示,華僑銀行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本土銀行,也是全球信用評級最高的銀行之一。集團在1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00多家分支行和代表處。早在1925年,華僑銀行前身就在廈門設立了第一家分行,今年正是華僑銀行進入中國100年。洪湧翔說,從為客戶提供綠色轉型方面的專業咨詢和融資支持,到日常運營的節能減碳,再到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以及人才的投入和培養,華僑銀行貫徹ESG理念,一直不斷努力和精進。
洪湧翔強調,華僑銀行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可持續發展有三大首要目標,可概括為ABC:A,加速向凈零排放未來過渡;B是為社區帶來影響;C代表負責任地展開業務。
自2018年起,華僑銀行在集團層面開啟了可持續發展之旅。2019年,華僑銀行成為第一家宣布可持續融資目標的東南亞銀行。
2020年時,華僑銀行設定了在2025年之前將可持續融資提升至250億新加坡元的目標。到了第二年即2021年,已實現了340億新元的可持續融資金額。截至2024年底,華僑銀行的可持續融資金額已高達710億新元,遠超原定目標,達標時間也大大提前。
什么樣的可持續發展融資產品可幫助企業低碳轉型?華僑銀行在不斷深化對行業的分析,進行可持續發展金融產品的探索和研究。洪湧翔總結了華僑銀行的相關產品落地成果——如綠色銀團及雙邊貸款、綠色貿易融資、自貿區離岸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銀團及雙邊貸款、企業社會責任貸款、可持續發展存款、可持續指標掛鉤風險對沖交易、ESG投資主題化股票基金等。
洪湧翔還分享了兩個具體案例。其一,近期華僑銀行(中國)和集團攜手一起完成了在國內的首筆1.5攝氏度可持續發展貸款,獲得了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貸款方面的大獎。其二,不久前,華僑銀行(中國)為客戶完成了首筆碳信用捆綁貨幣互換交易。在這個案例中,華僑銀行將碳信用與貨幣互換兩者結合在一起,不僅幫助客戶對沖境外融資匯率和利率波動風險,還可以獲得碳排放交易平臺Verra標準認證的碳信用。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華僑銀行宣布加入由聯合國發起的“凈零銀行聯盟”,承諾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并設定了2030年的中期目標。
除了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華僑銀行還將環保、低碳、循環等綠色理念逐步融入日常運營。2023年,華僑銀行(中國)首次在本地成功實現了銀行運營排放碳中和的目標,并獲得了上海環境與能源交易所頒發的碳中和證書,這也成為華僑銀行(中國)在推進ESG進程中的里程碑。
華僑銀行一直堅守飲水思源、回饋社會的企業理念。集團創始人之一李光前先生致力于支持文化教育事業,捐助了多所學校和圖書館。華僑銀行(中國)也在不遺余力地為環境、青少年兒童教育以及社區做貢獻。植樹環保一直是整個集團的傳統企業社會責任項目,2022年集團宣布啟動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紅樹林項目,使紅樹林種植承諾提升至44000棵。在兒童和青少年教育方面,從2011年起華僑銀行與宋慶齡基金會合作推出了小小系列旗艦活動,將支持兒童教育和強化綠色環保的理念結合。
在人才投入方面,華僑銀行于2022年設立了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隨后委任了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成立了集團可持續發展部。此外,集團在2024年共組織了超過1000個可持續發展培訓項目,員工完成數超過63000次,培訓了超過12000名員工。
“作為一家根植中國百年的外資銀行,我們不僅支持經濟增長,也勇于承擔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使命。這一使命將驅使我們繼續助力而行,點綠成金,以金融活水助力客戶綠色發展,攜手社會各界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心所向、行致遠。”洪湧翔表示。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