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迎來重磅新規。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比2013年老版的《條例》有了新變化。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修訂后的《條例》總體來看延續此前框架和基本要求,但針對近些年一些鋪張浪費、“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新問題及相應解決舉措,借此次修訂加入《條例》中,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從而更好地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讓老百姓過好日子,意義重大。
此次修訂后的《條例》雖然較2013年老版僅增加200多字,但相關新增修訂內容針對性強。
近些年黨政機關持續過緊日子,大幅壓縮一般性、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成效明顯。在施正文看來,從近些年公開披露一些地方官員違法違紀案例來看,重大決策失誤造成了巨額財政資金浪費,且負面影響更廣,因此防止決策失誤造成更大浪費問題被高度重視,并寫入修訂后的《條例》。
比如,此前官媒披露落馬的貴州獨山縣原縣委書記潘志立,盲目舉債近2億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樓”“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2018年12月份他被免職時,獨山縣債務高達400多億元,絕大多數融資成本超過10%。此后在當地努力下,逐步化解這部分債務。
針對這類情況,此次修訂后的《條例》新增了第七條: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嚴禁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防止重大決策失誤造成嚴重浪費,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近些年為了穩經濟,政府通過增加舉債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支持重大項目等建設。而政府投資項目金額較大,這筆巨額資金如何高效使用也受到重視。
此次修訂后的《條例》新增第十四條規定,要求優化政府投資方向和結構,加強政府投資全生命周期管理,堅決防止低效無效投資。完善“半拉子工程”、已建未用項目等科學處置程序辦法。
修訂后的《條例》中,在公務接待方面新增了一項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檔菜肴,不得提供香煙,不上酒”。這一規定頗受網民關注。
其實類似規定早已有之。比如早在2013年出臺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中,就明確工作餐應當供應家常菜,不得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肴和用野生保護動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等。不少地方都明確公務活動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類,因外事活動等特殊情況需飲酒的需要報批。
施正文表示,公務接待工作餐中提供煙酒、高檔菜肴是鋪張浪費的典型表現,此次修訂后的《條例》增加相關內容,進一步強化了相關約束。
針對基層負擔較重的現狀,《條例》在國內差旅和因公臨時出國(境)方面,新增了“加強對到基層調研、督查檢查的統籌規范,防止重復扎堆增加基層負擔。”針對近年一些落馬官員暴露出境外賭博問題,《條例》新增一項“嚴禁參與境外賭博”要求。
施正文表示,針對一些部門單位借建設黨建培訓機構等名義,實質性建設樓堂館所等新問題,此次《條例》也明令封堵這一行為。
《條例》第二十六條明確提出,嚴格控制、嚴格審批新建擴建黨性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以建設黨性教育培訓機構名義變相建設樓堂館所、變相搞旅游開發。
另外,《條例》還新增“不得違規利用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和專項債券等其他用途資金建設維修改造辦公用房”規定。
施正文表示,“三保”資金和專項債資金主要用于保障民生和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因此不能違規用于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維修改造。
在精簡會議活動方面,此次修訂后《條例》一大特點是大幅壓減會議,如“能不開的堅決不開,可合并的堅決合并”,并提倡線上開會和培訓,以壓減成本提高效益,比如“適合采取線上方式培訓的應當通過線上方式開展”。
為了進一步精簡規范評比達標表彰和創建示范活動,此次修訂后的《條例》要求參與評比達標表彰和創建示范活動的單位應當節儉辦事,杜絕浪費,不得舉債搞創建。不得開展以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為對象的達標活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