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5月19日訊(記者 陳珊珊 通訊員 李寧)為規范淄博市網絡交易經營行為,持續優化網絡消費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淄博市市場監管局于“五一”期間(4月15日―5月6日)開展了專項網絡交易監測。累計排查網絡交易主體33426家,其中,淘寶、抖音、京東、微信、1688、美團、餓了么、蘇寧易購等平臺19355家,自建網站10038家,App4009家,第三方交易平臺18家,本地交易平臺6家,涉及商品124.2萬件。
重點對熱銷商品、農村偽劣食品、植物油價格異常、直播間交易行為、電動自行車及配件類產品、平臺合規運營等進行監測,發現涉嫌違法違規線索35條。從違法線索類型看,涉嫌虛假宣傳13條,占比37.1%,其中包括普通食品、化妝品、服務類商品存在夸大功效、誤導性成分說明、違規標注專利等典型問題。涉嫌未亮證亮標7條,占比20%,涉嫌禁止宣傳4條,占比11.4%。
下一步,市局將采取三方面措施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加大網絡交易主體合規指導力度,重點宣貫《山東省網絡直播營銷合規指引(試行)》《淄博市市場監管領域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合規指引》《淄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放心消費直播間工作指引》等規范性文件,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引導網絡交易主體合規經營。加大網絡監測監管力度,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平臺網絡交易監測力度,優化網絡監測靶向度,提高重大違法違規線索的發現查處力度,持續強化網絡市場監管執法辦案力度。加大平臺經濟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力度,匯總梳理投訴舉報、網絡監測、輿情反映、平臺自查等渠道信息,建立健全排查整治任務臺賬,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整治力度,集中糾正一批不公平、不合理的平臺規則,整治一批不合理、不透明的收費問題,規范淄博市平臺企業和直播電商經營者、主播、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
同時,結合近期投訴熱點,淄博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從網絡平臺購物需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選擇正規平臺。消費者應選擇信譽良好、資質齊全的正規平臺官方網站、小程序、APP進行消費,避免通過不明來源的渠道購買商品或服務。在交易前,請核實商家的營業執照、經營資質等信息,確保其合法合規。優先考慮官方認證、品牌授權、放心消費等類型店鋪。
二是核實關鍵參數。消費者購買商品時,要詳細了解商品信息,包括產品參數、材質、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警惕商家夸大宣傳或虛假描述商品性能、功效等情況,避免陷入消費陷阱。切勿購買“三無”劣質商品。在購買保健食品、藥品時,通過外包裝的“藍帽子”“OTC”等了解類型與用途。
三是留意商品價格。建議消費者在下單前,關注已購消費者對商品及賣家的評價,留意日常價格,對比活動前后價格差異。仔細閱讀平臺網站和商家的促銷規則,關注促銷價格的條件和活動期限,警惕“限時秒殺”“好評返現”等促銷誘導,謹防落入低價不低、打折沒少的圈套。
四是保護個人信息。消費者應重視個人信息保護,非必要不提供詳細住址,不輕易向商家授權,不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銀行卡號、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警惕點擊釣魚網站、虛假鏈接等,防止因個人信息泄露引起網絡消費安全隱患發生。消費者丟棄快遞包裝前,務必清除或涂抹面單上的個人信息。
五是依法理性維權。消費者購物完成后,要及時保存好訂單截圖、支付憑證、聊天記錄、發票等購物憑證。若發現所購商品存在問題或其他糾紛,應盡快與商家、平臺客服聯系,或通過12345平臺進行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