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
各地持續加力“兩新”政策,進一步優化流程、升級服務,激發市場活力,讓廣大消費者享受到更多實惠。
近日,湖南發布2025年“兩新”實施方案。在之前品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擴圍拓品、提標降檻等五方面進行調整和優化。截至5月6日,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共有458萬多筆申領補貼,累計申領金額39.47億元,帶動銷售金額超過306億元,消費品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
陜西西安日前發布了當地首款國補金融產品——“國補貸”。這款產品額度高、利率低,申請國補的商戶能簡單、高效地獲得高額度信貸資金,進一步減輕企業資金壓力。今年,西安計劃投入首批20億元專項額度,定向支持國補商戶。
甘肅在移動端政務平臺搭建全品類補貼專區,今年以來,以舊換新日均申報量達1萬單,帶動銷售額日均超9000萬元。家電、手機等高頻消費品類成為增長主力,有效拉動了內需市場。
在四川,汽車消費市場熱度今年不斷攀升,全省汽車以舊換新突破17萬輛,帶動汽車消費超300億元。在德陽,當地通過政府補貼和企業讓利相結合的方式,累計發放汽車消費券2000萬元。
安徽推動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一站式”申領,補貼資格券在各平臺上可以互享互用。同時,推廣“龍頭企業 個體”等以大帶小模式,擴大以舊換新活動城鄉網點覆蓋面。目前,全省參與商戶1.2萬余家、門店2.3萬個,其中縣域商戶占比約51%。
各地還深入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河北印發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根據報廢車輛類型、提前報廢時間和新購置的車輛類型,每輛車最高可獲得14萬元的補貼。當前,河北正以新能源貨車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加速交通運輸領域的綠色化與智能化轉型。
重慶迭代優化制造業技改專項貸政策,擴大貼息支持范圍、降低貼息投資額門檻等,進一步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今年重慶計劃新實施技改項目1500個以上,帶動設備更新超1.5萬臺(套)。(欣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