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21日,印度一架從德里飛往斯利那加的航班在空中遭遇嚴重亂流和冰雹。
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飛機劇烈顛簸 ,乘客哭喊不止,機上陷入恐慌。報道稱,客機的機頭被砸穿,最終成功在斯利那加的謝赫阿拉姆國際機場緊急降落,所有機組成員及227名乘客安全撤離。
據了解,冰雹是強對流天氣的“產物”,由積雨云中的冰晶反復碰撞凝結而成,小如豆粒、大如雞蛋。雖然它在地面上常見,但在高空中與飛機“相遇”時,會產生這些影響:
物理撞擊:飛機以每小時數百公里的速度飛行時,冰雹撞擊機身表面(如機翼前緣、風擋玻璃、發動機進氣道等),可能造成輕微凹痕或劃痕。
不過,現代民航客機的機身材料經過嚴格抗沖擊測試(例如風擋玻璃可承受2公斤重的冰塊以241公里/小時速度撞擊),小冰雹通常不會對飛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雷達“盲區”:機載氣象雷達主要通過探測水汽判斷天氣,而冰雹本身含水量低,可能“隱身”于雷達圖像中。
值得一提的是,飛機“防護盾”:抗沖擊設計有講究。飛機機翼前緣、發動機短艙等易受撞擊部位,采用復合材料或加厚金屬蒙皮,可承受直徑2 - 5厘米冰雹的撞擊。
另外,駕駛艙風擋玻璃由多層鋼化玻璃和聚乙烯醇縮丁醛(PVB)夾層組成,即使外層玻璃被冰雹擊裂,內層仍能保持完整,保障飛行員視線清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