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記者劉全民)正值“三夏”,各地搶抓時節收夏糧、抓夏種,農資需求量大幅增加,然而,近日有外地農戶輕信短視頻平臺所謂“農技專家”推薦,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造成種植損失。市農業農村局昨天緊急發布“三夏”農資選購實用建議,提醒廣大農戶提高警惕,通過正規農資店、供銷社系統、品牌官方平臺等渠道購買相關農資產品。
市耕地質量保護站程月琴博士提醒,購買肥料要認準正規渠道,盡量選擇證照齊全且有固定場所的農資店、生產企業或者有信譽的銷售商,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注意查驗包裝標識,正規肥料包裝應當具有產品通用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登記或者備案證號、執行標準、使用方法等內容,具體信息內容可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肥料登記發布網站查詢;注意查看產品外觀,顆粒肥料應均勻、光澤度好,粉狀肥料應干燥松散無板結,若發現結塊嚴重、顏色異常或存在明顯雜質應謹慎購買,液體肥料需檢查有無沉淀分層現象,搖晃后不能恢復均勻狀態的建議放棄選購。
專家提醒廣大農戶,購買肥料時,務必索要并保留好購買憑證和發票,以便在出現問題時進行維權和索賠。此外,如果農資包裝帶有“全營養、霸、王、神、靈、寶、高能、特效”等修飾詞語時需謹慎購買,不要被所謂的新概念、夸大性詞語所迷惑。
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是農業穩產增產的重要保障,必須保證質量,不容有假。市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程丹表示,廣大農戶切勿輕信“低價促銷”行為,警惕夸大功效的虛假宣傳,若發現假劣農資,請立即向當地農業執法部門反映。市農業農村局將有序開展農資打假執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全力護航夏糧生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