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公布《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建設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以下簡稱《案例》),我市“探索‘數智化’在線司法解紛新模式”案例作為本領域代表性案例獲得推廣,“以標準化賦能文化旅游產品創新規范發展”作為本領域突出做法被編入集成式案例,為各地服務業開放、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借鑒。
“數智化”在線司法解紛新模式,聚焦跨境數字貿易領域,集“數智平臺 解紛機制 司法規則”于一體,旨在打造便捷高效的國際商事糾紛在線解決體系。
在建設智能化司法平臺方面,杭州依托互聯網法院設立跨境貿易法庭,搭建“跨境數字貿易司法解紛與治理平臺”,集成域外認證、在線庭審、實時翻譯、電子送達等功能,實現糾紛全流程線上辦理;同時上線“數智國商”系統,打通訴訟、仲裁、調解各類場景,為中外當事人提供“一鍵立案”等便捷服務。具體來說,平臺通過智能分案系統實施“訂單式調解”,精準匹配涉外調解員提供定制化服務;同時聯動中國(杭州)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實現知識產權等涉外糾紛“零跑腿”處理,構建了調解與司法并行的解紛機制。
另一邊,杭州還推動規則創新,發布《跨境電子商務多元主體行為指引》,明確平臺、企業、消費者三方行為規范,并通過典型案件審理,不斷提煉和輸出具有國際示范效應的裁判規則。
模式落地以來,跨境糾紛解決效率顯著提升——平臺將案件審理平均周期縮短至25天,訴訟時間節省約90天。目前,杭州互聯網法院已化解數字貿易、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的多件涉外商事糾紛,為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此外,《案例》指出,文化服務業的發展不僅對樹立中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促進文化消費、暢通國內大循環具有重要影響。
為此,杭州積極開展數字文旅理論研究,提出了“數字文旅”概念,并對數字文化內容產業、數字旅游體驗服務業、數字文旅技術服務業、數字文旅平臺、數字文旅新型基礎設施服務業等五個門類進行劃分。在此基礎上,發布了《數字文旅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對數字文旅的定義、結構、數字化基礎設施以及數字文旅業態建設、管理、運營、服務等標準研制內容給出了系統全面的建議。
《案例》顯示,試點示范省市通過創新文化娛樂服務,提升文化旅游資源價值,有力地促進了文化消費增長。杭州數字文旅五大產業營收呈現出強勁的領先增長勢頭和輻射帶動效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