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在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當下,從根源處探尋發展的方向與動力成為關鍵之舉,堅持以“原”而謀才能推動新時代新征程上鄉村旅游“出道”又“破圈”。
探索“原生態”,繪“綠水青山”圖。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的正確導向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要保護好鄉村的自然環境,更要通過科學規劃和精細管理,將“景村融合”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鄉旅景觀。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在享受鄉村寧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與和諧。
壯大“原動力”,聚“英才薈萃”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基層應堅持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為鄉土人才“量體裁衣”謀發展進步。強化人才“選育用”全鏈條,做好“精準”選拔,打破傳統人才選拔模式,關注人才的實際能力、專業背景和適應鄉村發展的潛力,“精心”培育,根據鄉土人才的專業所長和發展方向選拔種糧養殖能手、非遺傳承人、直播帶貨達人等能工巧匠,以“傳幫帶”的形式培養“新農人”朝著“高精尖”的方向深入發展,“精細”用人,從工作需要出發,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做到“知人善任,莫負良才”,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挖掘“原滋味”,秀“千村千面”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農為基,讓農村成為主場、農業成為主線、農民成為主角,獨具鄉土味道、鄉村風情、鄉愁記憶的特色活動。文為魂,挖掘并傳承鄉村文化,不僅為鄉村旅游賦予了深邃的文化底蘊,更讓游客在行走間感悟鄉村的獨特韻味。旅為翼,從農家樂到民宿,從采摘體驗到民俗節慶,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鄉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活力。
(永吉縣雙河鎮鄉鎮機關選調生 張耀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