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銘記抗戰歷史,傳承紅色基因,9月2日,《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新書發布會在八路軍駐晉辦事處舊址舉行。
活動現場氛圍莊重熱烈,以《書生報國無它物唯有手中筆作刀》《遲來的團聚》兩段紅色情景演繹為序,重現抗戰時期青年的家國擔當,引發在場觀眾強烈共鳴。
新書揭幕儀式上,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岳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董利斌介紹《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的出版歷程。他表示,該書立足太原紅色沃土,通過對抗戰歷史事件的回顧和英雄人物的深情書寫,生動再現了抗戰時期太原軍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鐵血歷史,既是對太原乃至山西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與展現,更是筑牢民族記憶、傳承紅色血脈的重要實踐。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梁志宏從歷史與文學雙重維度推介新書。他說,該書內容豐厚,既有全民族抗戰中太原貢獻的全景概述,也有對山西國民師范學校、八路軍駐晉辦事處等紅色坐標的細節聚焦,更收錄了部分搶救性發掘的鮮為人知的抗戰故事,兼具史料價值與教育意義,是傳承抗戰精神的優質紅色教材。
該書由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檔案館、太原日報社聯合編撰,是全景式展現太原抗戰歷史的著作。今年3月,《太原日報》發起主題征文,報社30余名記者尋訪,共征集、采寫稿件700余篇,精選80篇入冊,分“烽煙故痕”“鐵血記憶”“山河英魂”三部分,以樸實無華的筆觸、感人至深的故事,還原了太原在山河破碎時的吶喊與堅守,詮釋了這座英雄城市的抗戰精神。
活動最后,主辦方向太原市圖書館、太原市成成中學校、太原市第二實驗小學校、八路軍駐晉辦事處舊址紀念館贈送新書,將紅色書籍轉化為傳承紅色精神的載體,推動太原抗戰歷史走進更多群體。
新書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檔案館、太原日報社、市文物局、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岳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協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