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全黨以偉大的歷史主動、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沖破思想觀念束縛,敢于突進深水區,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廣大黨員干部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力軍”,當走好“三條路”,答好改革“高分卷”,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要走對路,存拳拳赤子之心,答好改革“理論卷”。廣大黨員干部要矢志不渝的堅定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的領導,方向、目標。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成就,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那么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順利推進。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要走寬路,揚乘風踏浪之帆,答好改革“方法卷”。“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要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多元化,多方向謀發展。改革,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精進之路”,開放則如同人類文明進步的翅膀。這“雙翼展翅”,正是引領當代中國命運之“舵手”,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復興夢想的決勝關鍵。這一偉大舉措不僅塑造了當代中國的命脈,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復興夢想的鑰匙。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便駛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巨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破浪前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離不開創新的勇氣,只有創新,才能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不竭的動力與活力。正如古人云:“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我們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超越,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發展如青出于藍,更加璀璨奪目。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不破不立,不塞不流”。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我們應秉持開拓創新的精神,勇往直前,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在改革的浪潮中,我們應勇于破舊立新,讓創新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滋養著社會主義的“土壤”遍地開花。
要走遠路,立為人民之志,答好改革“民心卷”。要以改革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改革的根本是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始終是我國把握和處理涉及改革重大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時代的長河中,我們堅守著“以人民為本”的發展哲學,這一理念,如同燈塔指引著航船,確保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是夢想的啟航點,更是實踐的歸宿。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黨秉承這一核心思想,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上,我們必須緊扣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題,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推動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如此,改革與發展的碩果才能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位公民。我們深知國家的繁榮與強盛,根植于人民的福祉與進步。每一步前行,都是與人民同行的堅定腳步,每一次飛躍,都凝聚著人民的希望與夢想。
(陵水黎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于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