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戰略高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新時代綻放新風采。宏偉藍圖催人奮進,時代號角促人前行,傳承好發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大黨員干部需要把握好三對辯證關系。
把握“鑄魂”與“塑形”的辯證關系。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也是文明綿延不絕,薪火相傳的精神根基。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要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學篤行,固本開新,為文化“塑形”打下牢固理論基礎。習近平文化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結合的新境界,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周期的文化發展舉措,廣大黨員干部務必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深深遵循,嚴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文化權益。
把握“傳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廣東的英歌舞奔放豪邁,福建的簪花婉約秀雅,四川的變臉變化萬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網絡上走紅,引發全民打卡、全民探索的風尚,究其原因,是牢牢把握住了傳承與創新這對辯證關系。五千多年從未中斷的文明蘊含著數不清的文化瑰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天文地理……成為啟發后人,汲取精神與物質寶藏的富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在把握文化發展的規律上,進一步挖掘其新的時代內涵以及現代化展現形式,使其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人民文化”。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思索在AI智能、大數據、云上經濟等現代技術發展的今天,如何運用“互聯網 ”思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新”故事,增添“新”動能。
把握“國內”與“國際”的辯證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優質的“文化出海”?,F象級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的爆火,離不開“講好中國故事”這一核心元素,無論是耳熟能詳的大IP《西游記》的改編,還是中國古建筑、古藝術元素的融入,都彰顯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也成為吸引海內外玩家的關鍵原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影響力,是廣大黨員干部的肩上之責。要站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高度,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加強研究、整合和闡釋,“提純”“精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創造出能夠“叫得上座”“喝得起彩”的文化產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