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的工作是最貼近老百姓實際生活和工作的,是我們共產黨人在新時代答卷上的一線考場?;鶎痈刹繜o疑是基層治理諸多要素的樞紐,如何讓樞紐擺脫桎梏,為樞紐的高效運轉加油添力。為此,黨中央確定2019年作為首個“基層減負年”,把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作為基層減負作為作風建設的重點。著力減輕基層負擔,精準施策、靶向治療,打出了組合拳,收到了良好效果。
當前,深化基層減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少地方仍存在“口號式”落實的問題,基層干部直言“壓力山大”。有的“應減未減”,一些部門決策隨意、閉門指揮、強迫命令,導致執行無序。產生問題后又要求基層整改;有的“時減時增”,基層需要整治“展示牌多”的現象,但有的部門考核辦法又規定要“制度上墻”,基層只好視情況把牌子“有時摘掉,有時掛上”;有的“此減彼增”,正式發文少了,但“便簽”“通知”多了;紙質報表少了,但“電子報表”多了。這種“偷梁換柱”的手法,導致基層工作量并未真正有效精簡。
讓“針”更硬更尖,讓“線”更少更細,繡好基層治理美好藍圖。作為基層干部,要從自身做起,針對發現的問題,要學會反思,做到換位思考、逆向分析、舉一反三。在提高效率、干好工作的基礎上,總結工作經驗,提煉工作方法,從工作中找到樂趣,給予自己工作信心。同時要繼續解放基層手腳。探索實行部門與鄉鎮之間“雙向”考核,將部門指導是否到位、任務安排是否考慮基層實際等作為考核標準之一,促進部門與鄉鎮雙方工作作風改變。創新考核手段,由看房看墻看檔案的面上考核,向調研座談看實績的深入考核轉變。強化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與一把手、黨政班子成員等績效獎勵相掛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注重積極性調動。要加快整合各類資源、數據,盡可能減少工作匯報會、座談會,盡量采取現場走訪、口頭匯報等簡便形式,簡化考察調研程序。要進一步理清明確治理任務主體責任,讓基層干部放手去做群眾工作。
2019年以來,中央關于關心關愛基層干部的一系列文件相繼出臺,讓廣大基層干部看到了為民服務的決心、增長了干事創業得信心、堅定了理想信念的初心。基層干部一定會從各項工作中突圍、自羈絆中脫身,恢復矯健的姿態、重獲澎湃的動能,以篤定的腳步、開闊的視野、昂揚的奮斗精神,更好地在基層治理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吉林市永吉縣口前鎮黨建辦公室科員 宣泓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