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與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今天,高水平對外開放已成為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把握對外開放的新機遇,不僅能夠拓展國際市場,更能有效激發新質生產力的創新潛能,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開放引領,積極構筑新高地。當前,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其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全球創新資源的匯聚與利用。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定不移地走高水平對外開放之路。從成功舉辦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華中國際車展等國際性展會,到加強與歐洲、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武漢市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這一過程中,不僅吸引了大量國際企業和機構入駐,更在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了同頻共振,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新賦能,加速激發新動能。在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指引下,我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這一過程中,新質生產力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強大的驅動力,正在加速崛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武漢市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加強與國際科研機構和高校的交流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升級。以光電子信息產業為例,光谷已成為全球矚目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多項技術和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從研發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通過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這一系列舉措,有效促進了新質生產力的生成與積累,為武漢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雙輪驅動,協同釋放新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不僅是對經濟發展的戰略指引,更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邃洞察。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新質生產力的崛起也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協同發展,需要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協同聯動。在高水平對外開放與新質生產力的雙輪驅動下,一方面,武漢市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為自身及國內外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另一方面,武漢市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實現互利共贏。同時,武漢市還通過舉辦國際性的科技交流活動,吸引國外科技專家來漢交流合作,為城市的創新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面對全球競爭的新態勢和國內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的創新潛能,也將為進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武漢實踐貢獻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