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彰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歷史主動和堅定信心,必將開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高質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境界。這要求我們以更強的自信、更大的勇氣、更堅決的措施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也要求我們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強化政治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但這些目標和任務總體上都服從服務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這要求我們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始終踐行著“人民至上”的理念,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這需要我們把組織、動員、團結人民群眾作為最重要的政治工作,抓緊抓實、常做常新,最廣泛地把人民群眾凝聚到黨的周圍,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對黨執政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號召力,引領廣大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高質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最堅強的政治保證。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式現代化全面高質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實現,必將回饋社會,造福于人民群眾。這需要我們堅守人民情懷,扛牢“為民造福”責任,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準確把握和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以實際行動贏得信賴和認可。
扛起時代責任。當今世界,處于深刻變動和調整時期,各種問題錯綜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我們承擔起歷史重任,主動作為,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去學習、去探索、去解決。需要我們主動融入搶抓新時代發展機遇,帶動廣大群眾充分釋放創造活力和創新潛能,不斷在高質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征程的實踐中勇創佳績。
(五指山市總工會 李忠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