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振興長效機制”,為我們做好新時期“固成果、抓發展、促振興”指明了方向。
提升本領,發揮“頭雁”效應。農村工作點多、面廣、事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提高總攬全局的組織力、狠抓落實的執行力、勤政廉潔的感染力,也需要豐富對農村規劃發展、產業推動等工作的認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黨員干部要多下基層走家串戶,主動俯下身子,切身感受民眾疾苦,與群眾建立緊密聯系,在實踐中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當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排頭兵。
抓好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我國正處于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階段,鄉村全面振興正在穩步有力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因地制宜發展本地農業,結合農業生產基數、農產品分布特點等,建立基礎數據庫,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要進一步立足村級資源,運用資金幫扶、項目扶持等措施,搭建“黨組織+企業+村集體+農戶”共富架構,推進共富項目建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拓寬村民生產、務工、分紅等增收渠道,激活村級經濟“造血”功能,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補齊短板,建設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的發展理念和工作方法,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農村道路、供水保障、防汛抗旱、數字鄉村等設施建設,打造示范村莊,發揮帶頭作用。堅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處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亮化。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政治高額彩禮、鋪張浪費等問題,增加村BA、村歌、村晚等富有農村特色鄉村文化產品供給,推廣積分制、數字化治理等多元化治理方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