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大有作為。既能為鄉村旅游產業打造熱點,吸引流量;也能豐富村民的精神文明活動,增強鄉村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為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文旅融合互促,點亮旅游市場。在旅游市場日趨飽和的今天,想要成為人民群眾心之所向的旅游熱點,就必須有特色、有口碑,讓人們想要來、想再來。鄉村作為城市的“背面”,沒有車水馬龍和鋼鐵叢林,遠離了鬧市的喧囂,是廣大為生活奔波的打工人一處完美的身心棲息之所。充分挖掘鄉村風土人情,為鄉村旅游增加玩點、亮點,可以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抓手。因此,要依托當地文化優勢,將鄉土情、人情味融入旅游規劃之中,以個性化、有內涵、深度游的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前往,點亮鄉村旅游市場。
激活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發展文旅產業不僅在于吸引外來游客,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更是在挖掘文化資源的過程中,激發村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和認同,增強鄉村凝聚力,創造和諧美麗鄉村。當前,鄉村空心化已成為多數地方的常態,鄉村留不住年輕人,優秀的文化傳統也得不到繼承和發展,鄉村味淡了,形成負循環,更加留不住年輕人。因此,文旅融合發展也是激活當地文化資源,提高鄉村活力的重要手段,讓村民重拾文化自信,讓更多的年輕人愿意留下來,共同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
釋放消費動能,促進鄉村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富民產業。”文旅產業帶來的人氣,將為村民提供大量的致富契機,如圍繞游客形成的附加產業,不少村民依靠農家樂、民宿、夜市讓自己的腰包鼓了起來。揆諸現實,許多城鎮和鄉村因旅而美、因旅而富,“文旅 百業”日益成為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因此,通過發展文旅產業,吸引了游客,帶動了消費,激發了鄉村的活力,拓寬了鄉村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發展文旅產業,起步可能是艱難的,但只要立足本土,挖掘、提煉特色亮點,打造旅游IP,就一定能夠成為人民群眾旅游清單中的必選項,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