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旅游公共服務案例和優秀案例名單。其中,揚州項目“擦亮旅游城市名片,增添“揚州是個好地方”—— “加強全鏈條旅游服務保障,打造服務游客的“揚州模式””入選全國旅游公共服務優秀案例,為全省唯一。
近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公共服務,以創建國家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為目標,以游客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和標準化建設。服務水平。
強化協同聯動機制,提高揚州服務精準度。我們將抓住疫情平穩過渡的契機,在一段時間內推出省內免費的國有景點。五一、國慶等節假日期間,實行外地游客憑身份證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免費停車、開放市政府食堂等。餐飲等政策。倡導全市旅游服務業提高服務水平,著力構建旅游供給、宣傳促銷、公共服務、安全監管、組織調度“五大服務體系”。旅游市場在全省率先恢復。 “揚州服務”被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重點報道,游客滿意度位居全省第四位。
建立強有力的集中指揮體系,提高投訴處理速度。成立專門小組,做好節假日聯合值班工作。文化旅游、公安、發展改革、景區等多部門實行聯合值班,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和日報制度,負責旅游相關物品的收集、受理、移交和監管。全市投訴舉報,確保有投訴情況每日查清,做到主動預防、早發現、快處置、快速處理旅游投訴敏感信息。加強正面引導,對五一、國慶假期和“煙花三月”旅游旺季旅游投訴舉報的突出問題和熱點問題進行分析研判。 ,抵制網絡不良言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網絡環境和旅游市場環境。
實施信息洞察監控,加大應急響應力度。提高旅游投訴處理水平,盡快掌握游客訴求和輿情信息,完成揚州市文化執法智慧中心建設項目,整合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和服務平臺、江蘇省市場監測信息(雙隨機) )平臺,揚州市文物治安執法監控系統、投訴電話錄音系統、揚州旅游投訴分類處理系統等七大平臺,建立了2000個視頻監控通道,對27處重點文物進行一體化接入單位、4家旅游景區、80家網吧、85家娛樂場所2家、24家新建營業場所、7家私營影院的監測數據,以“互聯網 監管”、專人檢查旅游相關敏感信息為基本手段,以走訪、電話等渠道為輔,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溝通方式。統籌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投訴和輿情監督機制。
營造安全旅游環境,提高旅游市場人氣。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要求,編制《揚州市文化和旅游活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旅游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工作方案》,狠抓重點領域,開展“100-揚州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生產“平安”行動、網絡文藝演出專項整治行動、燃氣、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旅游大巴違規運營、攔截私家車拉客的檢查力度。截至11月底,共出動檢查組78個,檢查企業735家,發現安全隱患157項,其中重大安全隱患1項,強化正面宣傳,開展2023年“好地方好風景”安全旅游宣傳活動,以“安全出行、法治護航”為主題,重點圍繞“法治文化旅游、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四個方面。綠色維權、助力復蘇”;會同市司法局、旅游警方、廣陵區法院為游客維權開辟“綠色通道”,現場受理投訴,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宣傳引導文明旅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