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再次開放時,我需要立即回到這三年來我最想念的地方,比如堪察加、馬達加斯加、南極洲……為了那些未了的心愿。
威德爾海雪山島,近距離接觸童話世界中的帝企鵝
七月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三年半后,我再次站在海關出口處。疫情發生前十年我幾乎每個月報道的地方,現在已經非常冷清了。重啟海外旅行,目的地——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這是我第四次來堪察加半島。與堪察加半島的每一次“約會”都是狂野且充滿驚喜的。
這次旅行的主題仍然是火山。跟隨卡瑪斯的巨輪,我們穿過森林,再次進入克柳切夫火山區。與2018年去過的地區不同,這次我來到了托爾巴奇克火山的另一邊(“巴奇”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形象)。我們在1975年的熔巖爆發區露營,這里有奇特的月亮般的景觀。
在火山腳下露營
第二天一早,我們懷著極大的興趣前往火山核心。然而等待我們的是在傾盆大雨中徒步。這一帶到處都是灰黑色的火山地貌,視野里充滿了火山巖漿冷卻后形成的繩狀熔巖。它起伏、蜿蜒、鋪展,沒有盡頭。我們出發時開始下小雨。雨水順著我們的頭發滴下來,視線漸漸模糊。雨雪混合在我們腳下的火山巖上,變得濕滑,難以行走。然而迎面而來的俄羅斯徒步隊卻臉上掛著笑容,表情輕松。來自遠東荒野的人們不接受任何抱怨。
下午,雨依然沒有停,今晚我們可能無法露營了。附近的“死亡森林”恰好建起了一個新的露營地。沒有預訂,我們不知道是否還有空位,所以我們只能碰碰運氣。正好有兩頂星空帳篷,每頂可以容納四個人,一切都包含在內。
“死亡森林”中的孤零零的枯樹也是火山“手工制作”的。被熾熱的熔巖燃燒后,它們就變成了今天的樣子,充滿了想象和神秘。然而,鋪天蓋地的蚊子讓我們無處可躲,也沒有時間欣賞風景。幸運的是,第二天早上的紅日讓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你不去薩哈林湖并不意味著你不會看到熊。從首都出發一個小時的車程后,我們到達了鄉村。人越來越少,熊卻越來越多。距離路邊百米的草地上,不時有大熊和幼崽在吃草。一只熊媽媽帶著兩只小熊過馬路。還有一次,我向車窗外望去,看見一只胖胖的熊媽媽坐在草地上。在路邊等待過馬路時,我忍不住笑了。在這個星球上,人與熊和諧相處的場景只發生在堪察加半島。
此行參觀了兩個著名的火山區,徒步去溫泉熱谷,出海看海鳥,吃一生中最美味的海魚,和當地人一起泡溫泉……原來是因為俄羅斯人-烏克蘭戰爭,行程有點猶豫,但結果還是一如既往的好。的興奮和安全感。
書
月亮
明亮的
觀點
在溫泉谷邂逅棕熊:
這是一個溫泉谷,游客很多,距離電站也不遠。我們剛剛參觀不到十分鐘,一只熊媽媽帶著三只幼崽慢慢地從山里走了出來。后面的游客全都停下來,保持著距離。不幸的是,我們已經到了對面的山上。我們沒有帶長焦鏡頭,只能遠遠觀看,用手機記錄下來。
看到熊媽媽和她的三個小熊了嗎?
九月
馬達加斯加
我一直向往的第二個目的地——馬達加斯加,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深度生態之旅(我四年前就已經計劃好了)。我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從西到東,再到西北,全方位探索福克蘭群島的鳥類、狐猴、兩棲動物、蝴蝶、昆蟲和植物。
20多天里,收獲了117種鳥類,其中特有種66種。然而,在福克蘭群島的熱帶雨林觀鳥的過程卻非常艱難。道路艱難,枝葉茂密,阻礙嚴重,鳥兒也很怕人。尤其是一些明星鳥種,拍攝需要很大的耐心和運氣。
長尾地面三葉草
鱗狀斑點地面三葉草
有時候觀鳥過程太辛苦,就去看狐猴提提神,無意間看到了21種狐猴。
安吉斯的冠狐猴媽媽和孩子
埃利希冠狐猴覓食
夜間活動的小嘴狐猴
夜間活動的古德曼狐猴
福克島生態之旅的整個過程充滿了發現的樂趣,比如尋找“偽裝大師”撒旦壁虎,研究各種蘭花,在村口用手電筒尋找貓(倉鸮)。甚至回國一個月后,大家還在群里討論物種鑒定,意猶未盡。在懂行的朋友的幫助下,毛毛認識了福克蘭島上許多獨特的爬蟲和蝴蝶。這次拍攝最滿意的就是長頸象甲蟲了。
蘆葦蛙
青蛙
長頸象甲蟲(雄性)
這是我第六次去馬達加斯加。無獨有偶,12年前我和導游艾倫第一次去馬達加斯加時,馬達加斯加旅游局安排的狐猴專家羅杰就是一對親如兄弟的好朋友、好伙伴。不幸的是,羅杰在2014年因病去世了。有些事、有些人是注定的,比如我和馬島的緣分。
伊薩魯國家公園導游
書
月亮
明亮的
觀點
石眉鶇:福克蘭群島的特有鳥類,六年前開始種草。這一次,它終于在馬島西北部的保護區如愿以償。它的臉上就像盛開的花朵,可愛極了。
十月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
今年的出境游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10月,我第三次訪問智利,在托雷斯德爾潘恩國家公園開始了美洲獅之旅。在專業追蹤員的帶領下,我們在公園里一共看到了五只美洲獅。除了兩次距離山坡較遠外,其余都在二十、三十米以內。他們從前面走過,就像周圍沒有人一樣。托雷斯德爾潘恩的山獅密度確實非常高。這些獅子大多都經過導游的登記,并有自己的名字。在追獅子的過程中,我了解了很多它們的習性和有趣的故事。
獅子運氣好,風景也很棒。與常規旅行團相比,我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于是,我們看了幾天的日出和日落,捕捉到了托雷斯德爾潘恩最美的風景。這是非常值得的。
旅行
好的
明亮的
觀點
鳥類:在追逐獅子的過程中,白內收集了35種鳥類。棕尾割草機、智利鷹、灰頭草雁、鱗喉爬行者、銅翅鴨等都是南美洲貓科動物的新品種。
紅眼鹟
十一月
南極威德爾海上航行
十一月,南極大戲開始。 2023年初,年末的兩條南極航線就被安排好了,這兩條航線都是非常規航線:南極洲的威德爾海和新西蘭的亞南極群島。南極威德爾海是一條極其小眾的航線,因為南極半島東側有廣闊的浮冰區,破冰能力不強的極地游輪不敢貿然前往。威德爾海的雪山是南極大陸最北端的帝企鵝棲息地,比更南邊的其他地區更容易到達。這次旅行,我的目標是拍攝帝企鵝寶寶,因為帝企鵝是四年前在羅斯海拍到的。
11月初的南極洲,仍有大量浮冰
食蟹海豹
這次我們乘坐的是法國的“”號,這是21年前推出的商業極地郵輪中破冰等級最高的。這也是唯一一艘設有米其林餐廳的豪華極地游輪。我們充分期待它超強的破冰能力能夠帶我們走進帝企鵝棲息地。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整個旅程平安無事。不僅穿越德雷克海峽非常平靜,而且進入威德爾海后,每天陽光明媚,氣溫在零上五度左右。我穿著單衣坐在房間的陽臺上喝茶,看著外面的風景。海冰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看起來已經平靜了很久了。我嚴重懷疑這就是我以前認識的南極洲。
威德爾海的景色比較單調。溫暖的陽光下只剩下一層薄薄的浮冰。當你開車到拉森冰架時,就像玩耍一樣,直接壓在冰面上。我們下了船,毫無困難地直奔冰架。隨著極地氣候逐漸變暖,未來普通極地游輪似乎也能進入威德爾海了。
海豹露出迷人的“微笑”
然而,雪山島上的帝企鵝群卻不敢這么做,因為此時,還有很多小企鵝還沒有長大。他們所在的冰層是最后的避難所。如果冰被破壞,小企鵝就會被消滅。有可能掉進水里淹死(因為沒有換羽,羽絨不防水)。于是,夏孤號小心翼翼地行駛到海冰邊緣停了下來。派出直升機前往調查后,帶回了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棲息地距離我們還有近20公里,步行前往幾乎是不可能的。 。雖然我對放棄登陸棲息地深感遺憾,但我尊重船舶為了生態保護做出的決定。雖然看不到帝企鵝寶寶,但帝企鵝每天成群結隊地從船上經過,隨時可以看到和拍照。
無法完成預定的拍攝目標,對于毛毛來說,這次航行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日子里,船上每天都載歌載舞。貓們要么在健身房鍛煉,要么在享受下午茶。天氣好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室外的溫泉池泡一泡。他們每天吃兩頓米其林星級餐,還有大大小小的聚會。船上要求準備多套禮服(包括創意熊貓服裝,近年來已被各熊貓成功采用)。下孤號變成了“加勒比郵輪”,連登陸活動都敷衍了事。這樣舒適又無聊的航行,經歷一次就夠了。
旅行
好的
明亮的
觀點
奇幻風景:雖然白色和藍色是冰海的主旋律,但感謝好天氣給我們帶來的幾次令人驚嘆的日落,這也是此行最大的收獲。
十一月
阿根廷。伊瓜蘇瀑布
在阿根廷烏斯懷亞下飛機后,我和幾個朋友飛往伊瓜蘇。今年的降雨量特別大,洪水甚至沖走了著名的“魔鬼喉嚨”上的棧橋,但瀑布景色卻更加壯觀。滔滔洪水從懸崖上呼嘯而下,彩虹橫跨兩岸。第一次感覺自己排在了世界前三。伊瓜蘇瀑布的雄偉。
但我對國家公園里的鳥類更感興趣。入住公園內的盛美利亞酒店,觀鳥非常方便。每天早上,巴西的國鳥巨嘴鳥都會拜訪一棵結滿果實的樹。花園里還生活著一群穴居鸮,紅腿鳴鶴在酒店周圍盤旋覓食。最終,近四十種鳥類的記錄得以完美。收工。
巨嘴鳥
年輕的穴居貓頭鷹
紅腳鶴
十二月
新西蘭。南島
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南美之行,回國四天后,我再次啟程前往南半球的新西蘭。這是一次推遲了四年的航行。 2019年從羅斯海回來后,我預訂了該公司為期17天的新西蘭亞南極航程。這是一條絕佳的海鳥觀賞航線,一年只有一次航程。上船之前,我和三個朋友決定先去新西蘭南島看看。十二月的南島,夏季剛剛開始。特卡波湖上的羽扇豆花正盛開。牧羊人教堂前有很多游客。已經很久沒有去旅游景點了。
庫克山是新西蘭的最高峰,我們預訂了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的直升機之旅。雖然這些年來我去過中國青藏高原很多次,但從空中看到雪山還是第一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是新西蘭世界自然遺產——峽灣國家公園(Te Waihi,意為“翡翠之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連續三年在雜志上開設世界遺產專欄的Cat來說,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拍攝。
直升機降落冰川,新西蘭飛行員技術不錯
透過直升機玻璃,我俯瞰下面的塔斯曼冰川和鑲嵌在峽谷中的翡翠般的冰川湖。隨后直升機降落在白雪覆蓋的冰川上。太陽太猛烈了,外面一點也不冷。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新西蘭探險家埃德蒙·希拉里爵士曾在這里練習登山技巧,為征服珠穆朗瑪峰做準備。今天,一切都變得容易多了。
俯瞰塔斯曼冰川
皇后鎮是南島最受歡迎的旅游區。我們乘坐噴射快艇沖浪,泡了雪松桶的露天溫泉,在奇異鳥公園觀賞了新西蘭珍稀鳥類,特別喜歡新西蘭的石板燒烤,實在是太美味了。
旅行
好的
明亮的
觀點
在米爾弗峽灣邂逅海豚:
這個新西蘭南島最受歡迎的峽灣是由史前冰川雕刻而成的。我們乘船在巨大而陡峭的峽灣中航行,突然瀑布下出現了一群寬吻海豚。他們玩得很興奮,不斷地跳出水面。
十二月
新西蘭 亞南極群島
12月6日,我們在南島最南端的布拉夫港碼頭登船,開始2023年的最后一次旅程。新船確實比之前的俄羅斯科考船高很多,而且載客量也很大。可攜帶量增加了兩倍。當然,門票也比較貴。
由于交通不便,新西蘭和南極洲之間的這些亞南極島嶼是許多稀有物種的家園,甚至大多數新西蘭人從未訪問過這個獨特的邊緣世界。我的室友是一位來自新西蘭的女記者。她說,她周圍的朋友都沒有去過這些島嶼,她只是從祖父那里得知這些島嶼的。
麥覺理島擁有世界第二大王企鵝棲息地
與南極洲的白色冰原不同,新西蘭的亞南極島嶼具有獨特的氣候和海洋特征,形成了生物種群豐富的獨立生態系統,被譽為南大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但我更喜歡把這次航行稱為“企鵝和信天翁之旅”:我拍攝了多達8種企鵝和12種信天翁。海鳥的種類和密度都非常多,甚至還有只有遠洋航行才能到達的珍稀鳥類繁殖地。 。
罕見的鳳頭企鵝
薩克森信天翁
船友主要是來自歐美的觀鳥愛好者,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觀鳥者。最令人驚訝的是遇見了彼得——《海鳥圣經》一書的作者,這本書被視為“海鳥圣經”,也是世界上最全面的海鳥介紹。老人已經77歲了,但目光依然敏銳,更幽默風趣。他為船上的大家帶來了許多精彩的講座。這種極地旅行才是真正的寶庫。
17天的時間一晃而過。這次新西蘭之行,我們記錄了超過110種鳥類和約30種獨特的鳥類。特別表揚一下探險隊,他們很有冒險精神。他們多次乘風破浪登陸、巡航。憑借經驗和過硬的技術,他們順利完成了預定目標。以后有機會的話我還會再坐他們的船。
賞金島游輪
旅行
好的
明亮的
觀點
查塔姆圓尾海鷗(也稱為新西蘭圓尾海鷗):
在偏遠的查塔姆島上,我們參觀了一個已經悄然運行了半個世紀的瀕危鳥類拯救項目。目標是一種被認為已經滅絕了數百年的海洋物種,直到 20 世紀 70 年代才被重新發現。鳥 - 新西蘭圓尾海鷗。經過數十年的努力,這種查塔姆群島特有物種的數量終于恢復到約200只。
這是我2023年旅行的后半段。最近每次出差,都會聽到身邊的朋友感嘆三年的疫情,讓大家深刻認識到生命的無常、人生的不可預測性,也讓他們越來越意識到時間和自由的寶貴。讓我們擁抱并珍惜未來可以環游世界的日子吧!
喜歡生態自然旅行的朋友可以留言加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