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風雨兼程,奮斗腳步踏響大地;75年崢嶸歲月,振興故事波瀾壯闊。在國慶節到來之際,廣大年輕干部當以“青春詩篇”,懷抱遠大理想,高舉信仰、奮斗、為民旗幟,在新征程上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共赴“強國之約”。
堅定“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初心,鑄強“信仰如磐”的“愛國情懷”。信仰如明燈,能夠照亮“奮進征程”,沒有“如磐信仰”,就無法成就“豐功偉業”。“燃燈校長”張桂梅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如磐信仰”踐行愛黨愛國的忠誠;“守島英雄”王繼才,32年如一日,用堅持每天升起國旗的舉動,彰顯其內心深處噴涌而出的“愛國熱忱”。在波瀾壯闊的嶄新遠征中,廣大黨員干部要吹響“精忠報國”的“沖鋒號”,用“如磐信仰”涵養“愛國情懷”,憑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報國之情,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拳拳報國情”主動肩負歷史重任,主動將個人價值追求融入鄉村全面振興偉大事業中,在不懈奮斗、開拓創新中彰顯愛國真情、詮釋為民初心,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動人篇章”。
踐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誓言,凝聚“實干篤行”的“愛國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打開“上下求索”的歷史畫卷,一幕又一幕感天動地的“奮進場景”映入眼簾,無數共產黨人夙興夜寐、不舍晝夜、腳踏實地,一次次創造“奇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永志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搏姿態成就“九天攬月”的“航天傳奇”。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一生致力于解決饑餓問題,盡管年事已高,但仍然堅持深入田間地頭,與科研人員一起探討小麥育種問題。“最美奮斗者”林巧稚,稱自己是“一輩子的值班醫生”,將全身心奉獻給祖國醫學事業,親手迎接了5萬多個新生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內心奔涌的“愛國熱忱”融入披荊斬棘的“實干精神”,在嶄新的時代遠征中,做到“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讓每一塊“攔路石”都成為成長路上的“鋪路石”,用“篤行之姿”踐行“建功立業”的偉大目標,推動鄉村振興偉大事業持續向好向上發展。
喊響“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號子,傳承“矢志奉獻”的“愛國精神”。“民者,國之根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家喻戶曉的焦裕祿、孔繁森、王進喜,到如今接棒奮斗的黃大發、張桂梅,他們都將人民群眾在心頭“置頂”,所有的愛國故事里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那就是:奉獻。廣大黨員干部要做到樂于奉獻、甘于奉獻、勇于奉獻,在實踐工作中走出辦公室,走上田間地頭、走入莊稼庭院、來到工廠車間,一步一印的“深腳印”勾勒為群眾辦實事的“經緯圖”,對于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以“時時放心不下”的緊迫感,找到“為民造福、為民謀利”的落腳點,切實把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用抓鐵有痕的實際行動回答“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用自己的“辛苦指數”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