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鎮目標任務完成糧食播種40387畝,糧食產量15240噸,大豆種植面積5667畝,油料種植面積6809畝。全方面做好“夏收、夏種、夏管”工作是確保糧食安全的主要步驟,我鎮立足工作實際,搶抓水稻、大豆、高粱、蔬菜等的種植和畜牧業的養殖,為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奠定堅實基礎。
一、面臨的困難問題
(一)農村勞動力不足
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普遍外出務工,在家的多半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大部分留守人員勞動力比較微弱,地里的農活全部是老人、婦女在管理,而且沿用的是傳統的農耕方法,機械化水平低,無法有效利用耕地發展高效農業,無法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以我鎮立樹村為例,耕地面積2868.55畝,農村總人口1498人,勞動力人口856人,常年外出務工729人,留守老人、婦女769余人,從事農業勞動生產勞動力127人。
(二)是農戶對糧食生產主動性不夠高
糧食生產和外出務工相比,糧食生產效益較低,農戶贏利較少,而且受市場影響,農資價格上漲,糧食生產成本連續上升。以我鎮樓子村為例,關鍵以黃豆花生等種植為主,每畝收入1050元,肥料投資折算為150元,每畝可賺900元,1人種10畝,一年下來可賺9000元左右;若外出廣東中山等沿海城市務工,每個月保守的根據基礎工資1900元計算,一年務工11個月收入20900元,除去路費等1200元,可賺19700元。據樓子村部分務工人員介紹,平均每個月工資在3500元左右,務工10個月下來也有個35000元的毛收入,比在家里務工強得多。相比下來,農戶對糧食生產的主動性大大降低。
(三)糧食生產設施微弱
地塊零星,基礎設施較落后,機械化種植普及率低;基地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抗自然災難能力較弱,遇干旱、洪澇災難等極端天氣輕易成災。同時,農機合作社組織能力、服務能力偏低。2023年參與托管服務的農機合作社中真正上規模、上檔次的不多,具備配件供應、維修服務、信息發布、技術培訓等功能的合作社少之又少。大部分只懂得農機操作技術,缺乏規范化管理能力水平,對國家的“三農”政策也是知之甚少,合作社內部管理呈松散型,容易造成機械調配不力,作業質量不高,履約不到位等現象。
(四)農業產業經營主體實力不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
多年來,全鎮注冊農業企業生產經營主體近310余家,現在在實際經營的不足100家。經營者缺乏有效、立即的信息支撐,出現了蔬菜品種結構性趨同,蔬菜生產的現代化水平較低,多為粗放型的經營,規?;唐坊卟嘶孛娣e比重較小,大部分為農戶自產自食結余自銷,優質品牌、特色的蔬菜品種比較缺乏。
(五)惡劣天氣導致疫病高發
高溫高濕等惡劣氣候適宜多種病源微生物繁殖、生長,致使疫病發生、流行的風險升高,加上洪水災難極易造成多個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流行。如: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牛羊炭疽病、耕牛血吸蟲病、豬丹毒、肺疫、鏈球菌病、雞法氏囊病、球蟲病、胃腸道傳染病等疫病輕易發生和蔓延,這些疫病一但發生和蔓延,將會給養殖業帶來致命的打擊,對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人體健康造成很大威脅。
二、對策及提議
(一)加強土地流轉力度
以村為單位將不愿種、不想種、沒有能力和勞力種的農戶手中將土地流轉,轉包給有實力的大戶去經營,打造農業生產規?;?、特色化,切實處理勞動力不足,農戶生產主動性不高問題,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
(二)轉變農業生產方法
引進大戶或有實力的企業等到我鎮發展農業產業,利用他們的科學新技術和生產方法示范帶動當地農民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依靠他們的技術團體和力量培育大戶和致富能手;加強農資市場執法,加大打擊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力度,穩定農資價格,確保農資質量,保障農戶種糧主動性。
(三)加強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
整合涉農資金,向農田水利建設方面傾斜,列支???,用于農田水利等設施建設,結合項目建設,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有效推廣新農機具應用,經常性的開展農機合作社及農機手的業務和技術培訓,不斷提升農機合作社服務能力和農機手的操作水平,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高產、高效的當代農業,有效處理生產設施微弱問題,確保糧食豐收。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引進有實力、善經營、留得下的企業,共謀野鶴產業長遠大計,并努力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處理農業產業經營主體實力不強等問題。
(五)加強財政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補助政策,穩定農民基礎收益,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主動性;劃撥專題資金,用于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完善以機耕道、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經營主體提供高標準的生產基地;創新政策性農業保險、農調扶貧險,做好產業抵抗自然災難、價格波動的保險屏障。最大程度減小在產業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干旱、冰雹、水災、雪災和病蟲害等不可預計的自然災難給群眾帶來的損失。
(六)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提升意識;加強基層獸醫體系的機構設置,加大獸醫技術干部隊伍的建設力度,合理調配編內人員;加強檢疫監督,預防疫情傳入;加強業務培訓,做好技術指導;根據職能職責,抓好常發病預防診療。一要抓好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牛羊炭疽等病免疫;二要抓好場地清理,切實做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三要加強環境消毒,全方面做好消毒滅源工作;四要加強疫情監測,緊急開展疫病綜合防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