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是一項長期任務。近年來,我國文明旅游水平不斷提高,文明旅游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項工作落細落實、深化。兩屆全國人大會議期間,一些代表就如何做好文明旅游工作建言獻策。
“旅游是為了獲得愉悅的感受,文明可以為游客提供參觀、游玩的良好氛圍,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全國人大代表、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表示,云岡石窟制定了規范的服務流程,景區旅游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游客文明水平不斷提高。 。
“我很高興云岡現在擠滿了游客和科研人員。游客在云岡之行可以領略各民族交流、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杭侃表示,“云岡石窟文明保護靠大家,今后我們將繼續做好云岡石窟保護工作,充分發揮云岡石窟世界遺產的價值,實現文化遺產的傳承。”
“我在故宮工作了近40年,親身經歷了陶瓷館的四次陳列改造,每一次都將文物更好地呈現給游客。建議游客參觀前做好功課,了解古代歷史,了解有關陶瓷或古代玉器的知識,然后參觀現場,也許會有更多收獲。參觀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不要妨礙他人參觀,不要大聲喧嘩,遵守參觀秩序。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文物部主任呂成龍表示,“安全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基礎。每次布展,我們都會要求工作人員重視文物保護,做好文明旅游引導,宣傳文物保護和宣傳。文明旅游的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市民和游客的心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推進文明修養、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一體化發展”。游客文明行為是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文明旅游宣傳力度,但不文明旅游現象仍頻發,任重而道遠。持續提高游客文明素質。”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實驗劇院院長周紅說。
周紅建議,一是建立相應的處罰機制。近年來,多地建立“黑名單”,推出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制度。他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可以建立“一處處罰、處處限制”的聯合懲戒工作機制。從法律法規角度,加強對不文明游客的約束和處罰,增強公民文明旅游意識。二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將文明引導融入文化旅游產品中,以“滋潤、無聲”的方式引導游客增強文明旅游意識。近年來,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在景區、鄉村開展文明旅游宣傳,通過發放傳單、有獎答疑等方式吸引游客關注文明旅游信息、了解文明旅游知識。同時,還通過扮演閩劇經典人物,宣傳文明旅游,吸引市民和游客的關注,引導游客欣賞閩劇、增長知識。三要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文明旅游服務能力,加強文明旅游引導和管理,共同營造文明和諧、安全有序的旅游環境。
“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不僅擾亂了景區的正常秩序,也影響了其他游客的游覽體驗。”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拒馬起義暨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解說員程星認為,宣傳文明旅游理念是促進文明旅游的重要途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對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具有重要作用。 “文明旅游宣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讓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同時,踐行文明旅游理念也需要人人參與,實現文明旅游”。他們發自內心地重視文明旅游。”
程星建議,一要加強文明旅游宣傳教育,通過網絡平臺曝光游客不文明行為,加強警示教育。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出動畫片、專題講解等形式,向更多市民和游客宣傳文明旅游理念。二是營造良好氛圍。建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旅游行為規范中,并出臺相應政策,對游客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管,更好改善文明旅游環境。同時,還可以通過設立宣傳文明旅游的標語牌、海報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宣傳文明旅游理念。 (王洋、徐曉、楊利民、李金枝、趙騰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