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外地的朋友問我:“你是西安人,你一定去過兵馬俑嗎?”
我不。”
他:“不會吧?那你也去過華山吧?”
我:“……不。”
他:“天哪,你別告訴我你沒去過秦嶺動物園!”
我:”……”
他:”……”
說實話,不是我不想去,只是買不起票!以華山為例。門票180元,索道150元,往返費 飯錢至少150元。如果你想奢侈一點,想看日出,就住最便宜的男女混住房,每床100元。總計為180 150 150 100=580。如果和女朋友一起去的話就是580x2=1160元。這是在沒有任何其他費用、沒有購買任何紀念品、沒有任何意外情況的情況下的最低費用。請問,西安人的平均月工資只有3000元。如果去華山玩,就意味著半個月的工資就沒了。那么接下來的日子你會靠泥土過日子嗎?
不只是華山,我們看看其他景點的門票價格:
兵馬俑:150元
唐代芙蓉園:198元
關中民間藝術博物館:120元
法門寺文化景區:138元
華清池:150元
西安曲江海洋世界:168元
秦嶺野生動物園:200元
任何一個地方的門票價格都在100多元,加上其他費用,出去玩確實要花不少錢。難怪很多人都沒有去過那里。認為票價太高的不只是一兩個人。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市民認為景區門票價格在30元以內還算可以接受,再高一點就有點貴了。不過西安的低價景點很少,知名的景點就更少了,比如15元的高家大院、20元的廣仁寺等,這些景點的人氣遠遠不如熱門景點如鐘樓和大雁塔,所以價格也低很多。
這顯然是陜西人引以為豪的文化遺產,但作為生活了幾十年的當地人,很難分享這樣的好處。我們當地人非常渴望游覽風景名勝,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但一張小小的門票卻成了一個景點。游客和市民之間的一堵墻。省社科院教授張寶通表示:“公共資源和公共產品回歸本色,是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后公眾的必然要求。這也與公共資源和公共產品回歸本質有關。”社會和諧、幸福。”
今年7月,西安提出推動“打造中華古都文化國際旅游目的地”,這無疑對西安的旅游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看風景”的傳統白天逛寺廟,晚上逛寺廟,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模式,已經變得很難留住游客,更難以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高價景點”回歸“低價景點”是西安旅游業的未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