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全省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昆明召開,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全國旅游發展大會省委十一屆六中全會要求,扎實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金字招牌世界旅游目的地。
省委書記王寧作出批示。省委副書記、省長王玉波出席會議并講話。
如何持續保護云南旅游黃金品牌?全省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給出了答案:堅持用文化塑造旅游、用旅游弘揚文化,讓“有一種生活叫云南”群眾叫好、市場走俏、世界將會為之喝彩。關鍵是要把握八大業態——
深耕生態旅游
俗話說,靠山才能吃山,靠水才能吃水。一個地方的生態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家本”。只有把青山變成金山,把資源變成資產,才能真正盤活“存量”,才能保住“上帝”賞賜的“飯碗”。
對于云南來說,要以生態保護引領旅游發展,以旅游發展激活生態價值,讓“兩山”改造之路越走越寬。一要優化空間布局,二要豐富產品體系,三要強化生態背景。同時,要重點推進亞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貢山、哀牢山等國家公園建設,統籌協調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保護.,使環境保護與旅游發展相得益彰。
打造旅游品牌
近年來,赴云南旅游的游客數量大幅增加。據了解,每年約有200萬人前往云南旅游。旅居云南,是云南旅游的升級版,是鄉村振興的新場景。我們必須順勢而為,有效把握。
一要大力推進,建立省級工作機制,謀劃一批試點代表性項目。二要實施綜合施策,從政策、試點、宣傳、品牌等方面下功夫,盤活城鄉閑置房屋等各種資源,吸引游客入住、創業、居住。三是要用榜樣引領,評選出一批立得住、響亮、可復制的典型案例,讓各地有借鑒、有榜樣。
繁榮鄉村旅游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故鄉。鄉村旅游就是尋找人們心中理想的故鄉,把美麗的鄉村變成人們詩意的生活之地。
云南鄉村旅游如何更好地滿足游客的世外桃源夢想?一要打造特色產品,打造一批鄉村A級旅游景區和旅游度假區,打造一批中國最美懷舊旅游帶。二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完善鄉村旅游配套設施,不斷提高從業人員商務服務、接待禮儀、文化講解等技能。三要保護農民利益,健全農農掛鉤長效機制,把旅游產業的增值效益更多留給農民,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不斷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尋找因地制宜的最佳解決方案。
振興遺產旅游
文化遺產是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的疊加。云南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推動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可以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流行起來”。
一要大力發展文化和博物館旅游,把博物館打造成旅游勝地,推出更多文化和博物館主題線路和產品。同時,要保護風景名勝、文物古跡等歷史遺跡。二要大力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云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設立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培育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旅游線路。三要大力發展節慶旅游,以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重點,依托潑水節、火把節等知名節慶活動,策劃、組織、推廣全鏈條,確保讓群眾和游客共享樂趣。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時展示活生生的文化,把文化打造成最耀眼的“標簽”,吸引流量、鎖定人心。
拓展體育旅游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體育旅游”。 “去一個城市看一場賽事”、“帶著一場賽事去旅行”、“一個人參與、全家出游”……對于游客來說,“體育旅游”不僅可以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還可以拓展社交互動,開闊視野。這無疑是一個提升幸福感和收獲的“雙贏”選擇。云南擁有世界一流的高原運動訓練基地和世界一流的戶外運動資源。需要努力激發“體育旅游”綜合效應,點燃新一輪消費熱情。
一要放大賽事旅游效應,以賽事建城、促旅游,豐富“一帶一路·多彩云南”體育旅游賽事體系,開辟千億級體育旅游新賽道。二要打造戶外運動旅游高地,深度挖掘山川湖泊峽谷等優勢戶外資源,根據實際情況推廣登山、越野、徒步、漂流、滑雪、攀巖等戶外旅游新業態。因地制宜。三要引領探險旅游發展,以滇西北雪山草甸、滇東北深山峽谷、滇南熱帶雨林、滇中湖泊溶洞等為重點,發展多元化、標準化打造安全旅游場所,推出高端特色探險旅游項目。
啟動游學活動
游學是激發文化旅游消費內生能量的新業態。云南省現有游學機構近400家,游學基地近500個。游學產品不斷豐富,“游學云南”品牌矩陣初步形成。
云南游學如何平衡“研學”,如何促進游學健康發展?一要做好紅色研究,深挖紅色文化資源,推動紅色景區、景區連成鏈,努力打造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二要做好科普研究,精心打造澄江化石遺址、云南金絲猴、亞洲象等一批科普品牌,完善課程、師資、服務標準體系,為大眾提供科普服務。科研產品覆蓋各個年齡段。三要規劃推出一批現代制造體驗游、工業“印記”懷舊游等線路,努力打造更多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創新文化旅游
當前,文化娛樂旅游方興未艾。云南要加快“創新”,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更多有品質、有內涵、有流量的大眾化產品和特色品牌延續長尾效應,讓文化旅游的“磁場”顯著增強。
一是演藝旅游。要推廣“云南形象”等“老字號”演藝品牌,策劃一批原創優質演藝項目。同時,加快昆明拓東等大型體育場館改造,提升大型音樂賽事、嘉年華舉辦服務能力,推出更多“音樂 旅游”新產品,讓“人民直到歌曲結束才離開。”二是影視旅游。云南是天然的攝影工作室,《風到哪兒去》為大理旅游再添一把火。要加強宣傳推廣和配套服務,吸引更多影視劇組、綜藝欄目來云南取景,延續影視IP長尾效應,推動其成為影視劇最佳“吸引者”。旅游。三是婚慶旅游。引進和培養一批專業婚慶經營主體,完善行業服務標準體系,推動婚慶旅游服務業上下游延伸。
加強入境旅游
隨著互免簽證、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的實施,“”在網絡上炸開了鍋。對于云南來說,要重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舉措,加快出臺入境旅游促銷計劃,促進入境旅游質量和效益向更好提升向世界展示新時代中國、云南形象。
一要用好免簽政策,二要優化便民措施,三要加強產品供給。根據入境游客來源地、入境旅游景點、消費習慣等,打造一批高品質、國際化的旅游線路和產品,讓海外游客暢享“云南之旅”。
對于旅游業發展來說,市場化是路徑,產業化是方向,法制化是保障,生態化是基礎,數字化是關鍵變量。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充分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注入更多強大動力推動云南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