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30人候選名單出爐!經過網絡海選、本報及相關部門推薦、專家評委推薦等方式,最終評選出“2017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100名候選人。近日,經過專家評審,從100名候選人中確定了30名“2017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候選人名單。
今天,我們將這30名候選人信息公示5天,接受社會監督(聯系郵箱:)。隨后,參考微信和網絡點評,經過專家評委投票,正式評選出10位2017“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
1.陳潤生
中國華錄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中國華錄集團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陳潤生帶領華錄集團將自身定位為以信息產業為基礎的新型文化產業集團。打造數字音視頻終端、內容、服務三大產業板塊,打造國內最齊全的產業。數字高清音視頻產業鏈被譽為“中國高清第一品牌”。其子公司華路白納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電視內容制作商和快速成長的電影制作公司。擁有成熟的海外業務體系,與30多家海外主流電視機構和知名新媒體平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拓展區域覆蓋五大洲200多個國家。
2.陳少杰
斗魚直播創始人兼CEO
在陳少杰的帶領下,斗魚直播自2014年1月成立以來已完成D輪融資,進入盈利狀態。陳少杰在業內率先提出并推動“直播 ”戰略。斗魚直播涵蓋游戲、科技、金融、教育、慈善、戶外、娛樂、綜藝、電商等多個領域,并融合短視頻、社交等綜合性功能,成功轉型為泛娛樂平臺。 ——娛樂綜合在線直播平臺,開創行業內容布局新模式。陳少杰推動斗魚直播成為國內首家推出“正能量”欄目的直播。內容涵蓋公益、扶貧、醫療健康、傳統文化、紅色旅游、科普等。
3、程向軍
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2017年9月,掌閱科技在A股主板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文化上市公司。程向軍于2008年創立掌閱科技,一直專注于數字閱讀領域,為億萬用戶提供全面、優質、優惠、創新的閱讀服務。張閱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堅持真實性原則,不斷在數字閱讀領域創新技術上進行突破,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國數字閱讀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目前,掌閱已成為國內知名數字閱讀平臺,每月為超過1億用戶提供閱讀服務,并已將服務拓展至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到海外。
4.程武
騰訊集團副總裁兼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
程武負責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的戰略、市場、渠道、泛娛樂等工作。在他的創意和推動下,騰訊動漫、騰訊文學、“騰訊電影 ”等業務迅速發展,使“泛娛樂”成為整個騰訊互動娛樂業務的核心發展戰略。 2017年,程武推動與故宮合作,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參與“網上中國節”等活動。他致力于用科技和創意“激活”傳統文化,助力打造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程武還積極擴大“騰訊創新大賽”的影響力,重點培養藝術和科技領域的年輕創新人才。
5. 段先念
華僑城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
華僑城集團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長期以來致力于發展中國特色文化產業集群,致力于通過獨特的創意文化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 2014年段先念調入華僑城集團后,將華僑城的布局擴大到全國。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出“文化 旅游 城鎮化”、“旅游 互聯網 金融”等創新發展模式,向全國40多個城市沖刺,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領跑者、 “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引領者、中國全域旅游的示范者”,推動文化旅游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產生更大經濟、社會、文化效益。
6.范建川
劍川實業集團董事長、劍川博物館館長
范建川現任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他曾下鄉、當過兵、教過書。他的收藏范圍很廣。范建川收藏的抗戰文物包括許多其他收藏家難以做到的大件物品:美軍汽油桶、飛機殘骸等。范建川人生角色的每一次轉變都與抗戰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改革開放。他喜歡收集文物,包括他人生各個重要時期的實物。他幾十年來的人生故事和思想轉變可以濃縮成一件實物,并成為新的市場資源,打造私人博物館自我。一種新的運營方式。
7.高素梅
北京東易國際傳媒產業園總裁
高素梅戰略性地提出了“打造集電視欄目、3D電影后期制作全產業鏈為一體的影視文化產業生態園”的發展理念。歷經8年,他奮力打造了北京市重點文化傳媒產業園——東藝國際傳媒產業園,為中央電視臺、北京衛視、江蘇衛視等20多家電視臺提供服務,制作了許多知名電視節目。 2014年,園區被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2015年,園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定福莊國際孵化公司等,培育北京最大的文化創意創客基地。未來5年,力爭建成年產值超1000億元的文化傳媒產業園。
8. 龔宇
愛奇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龔宇畢業于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理論與應用專業,獲博士學位。 2010年,百度宣布投資成立獨立高清正版視頻網站愛奇藝,龔宇擔任CEO。 2013年,百度收購PPS,視頻業務并入愛奇藝。龔宇擔任新愛奇藝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龔宇帶領愛奇藝以全站正版高清視頻新模式進軍視頻領域,以技術基因持續推動行業創新和產業變革,并帶領團隊在全產業鏈布局中搶占機遇版權采購、網絡自制、電影制作。 ,拉開了視頻綜藝戰爭的序幕,重塑了網劇品質,打造了具有鮮明愛奇藝特色的互聯網內容生態系統。
9. 黃金慶
廈門根深智業文化創意產業集團董事長
黃金慶培育了全國唯一一個將牛文化創意轉化為產業化的園區。通過巧妙的創意策劃、創新改造,讓牛文化時尚化、藝術化,打造和打造“中國牛莊文化創意產業園品牌”。榮獲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 2015年,牛莊走出廈門,實現跨區域發展格局。目前在建或規劃的牛莊項目包括:漳州牛莊、武夷山牛莊、三亞牛莊、北京牛莊、蘇州牛莊、成都牛莊。黃金慶帶領團隊探索出一條創新性、主題性、可行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
10.紀昌文
山東乳源文化集團董事長
二十年來,紀昌文學習和實踐傳統文化,從事文化產業營銷策劃、文藝演出、民間文化藝術活動等,長期致力于將傳統文化融入企業管理、家庭生活、社會和諧。和民族復興。他堅信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結晶,堅信傳統文化的復興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12年,他投資2.3億元在曲阜打造山東如源文化集團,提出“方向、思路、實干”的發展方針,帶領團隊拓展國學教育、留學體驗、影視傳媒、會議服務、非遺傳承、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等業態,依托獨特的文化理念,探索文化資源的市場化進程,將其轉化為提高全民道德素質的重要工具,將其轉化為先進的社會生產力。
11.寇雅玲
西安演藝集團董事長
2012年至今,在陜西省、西安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西安演藝集團由西安歌舞劇院、西安話劇院五大院團轉型劇院、西安兒童藝術劇院、西安豫劇團、西安說唱藝術團。 ,成為西安文化體制改革的亮點。寇亞玲帶領西安演藝團用藝術講述西安這座城市的故事,創作了《麻醉師》、《傳絲公主》、《秦雨晴》三部作品,將在西安上演。不同時代的作品并在舞臺上進行藝術演繹。優越的。這些打著“西安演藝集團出品”標簽的文藝佳作,轟動了藝術界,感動了無數普通觀眾,也活躍了文藝院團。
12. 利維
云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云南出版集團是經云南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的大型國有文化企業集團。集團業務覆蓋云南省16個州市129個縣區,并輻射東南亞部分國家。李偉帶領云南出版集團主動服務、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勇于創新,開展集團二次創業,每年都制定發展主題。李偉在積極發展出版、印刷、發行、傳媒、文化地產五大支柱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數字出版、在線教育、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產業,不斷培育和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積分將幫助企業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強發展后勁。
13.劉鑫
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
“咪咕公司”是中國移動針對移動互聯網領域設立的綜合性專業子公司,負責數字內容領域的產品提供、運營和服務。是中國移動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數字業務領域的唯一運營商。旗下擁有咪咕音樂、咪咕視頻、咪咕數媒、咪咕互娛、咪咕動畫五家子公司。在劉鑫的帶領下,咪咕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正版數字內容資源庫,匯集了超過400萬首歌曲、300萬個視頻、50萬種圖書期刊。咪咕還將大力探索“互聯網 數字內容”運營創新,積極打造新媒體融合、數字內容聚合、版權交易、內容創業創新四大平臺。
14.劉自力
江西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發展集團董事長、陶溪川文化創意街投資方
在陶瓷產業形勢急劇下滑的情況下,為解決全市陶瓷系統面臨的困難,推動傳統陶瓷制造業轉型升級,劉自力籌劃成立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集團,大力發展陶瓷文化旅游產業。文化創意和文化旅游產業,振興傳統制造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完美融合。創建的陶溪川文化創意區被評為“第一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之一。 “桃溪川現象”初步顯現,成效顯著。其主營業務為陶瓷文化旅游及相關投融資。 ,將進一步壯大資產和規模,努力成為全國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企業集團。
15.蘇志勇
河北保定京津冀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蘇志勇倡導“用文化 為項目植入靈魂”理念,用主營業務利潤補貼公共文化服務運營,引領織里大劇院轉型創新,推動“大循環”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影院,解決困難。地方財政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他大膽探索并購組建“保定交響樂團”,成為保定市的一張“行走的名片”,打破了地方財政“燒錢養活”交響樂團的困境。他成功改建的直隸大劇院已演出近600場,王師傅大劇院已演出近300場。他們弘揚正能量和主流價值觀,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16.孫愛東
吉林省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董事長
2000年,孫愛東創辦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建筑裝飾學院,后更名為長春建筑學院。 2010年投資設立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這是吉林省首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文化園區。目前,園區已聚集近200家文化企業,已成為東北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未來預計引進各類文化企業1200家,提供就業崗位3萬個,打造百億級文化產業集群。
17.王潮歌
《印象》系列、《又見》系列首席表演總監
王潮歌是當代中國一位富有創新精神的舞臺導演。他與張藝謀、范躍一起開創了中國真人表演的先河。 “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已成為當地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范。王潮歌推出“又見國樂”系列,包括《又見五臺山》、《又見國樂》、《又見敦煌》等。2015年,《又見國樂》巡演全國40個城市,被在美國成功商業演出,讓更多美國觀眾了解中國文化; “又見敦煌”是中華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首個絲綢之路項目,成為繼莫高窟之后甘肅又一張國際旅游名片、鳴沙山、月牙泉。
18.王天一
中國東方樂團團長
作為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國東方樂團的領軍人物和指揮家,王天一是新鄭系統演奏理論和系統演奏曲目的創始人。他是第一個帶團出訪40多個國家,為20多位中外領導人演出的人。古箏、新箏專場音樂會的表演者。王天一著作及作品曾獲全國優秀文學專著一等獎、全國優秀新歌曲創作一等獎、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為了實現讓古箏響徹世界的偉大夢想,王天義帶領中國東方樂團出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中華民族文化,多次受到國家文化和部委表彰。中國駐各國大使館。
19.吳京
電影《戰狼2》制片人、著名演員
吳京6歲開始在北京什剎海體校練習武術,后來成為一名動作演員。 1995年,吳京憑借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進入演藝圈。隨后,他憑借《戰狼》獲得第20屆華鼎獎中國最佳編劇獎、中國最佳新銳導演獎。 2017年,吳京自導自演的電影《戰狼2》。電影中主人公所表現出的強烈責任感和無畏英雄氣概,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超級英雄的形象,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熱情。 《戰狼2》單片票房突破56億,成為當年國產電影票房冠軍,占年度總票房近10%,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鋪平了道路為中國新主流電影。
20.吳文輝
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
2017年11月,吳文輝帶領閱文集團在香港上市。上市當天最高漲幅達到100%,展現了企業和行業無限的商業價值,為網絡文學開拓更大的商業市場奠定了廣泛而堅實的基礎。早在2003年,吳文輝憑借前瞻性的商業遠見,創造性地推出了“VIP付費閱讀”系統,建立了網絡文學發展的核心商業模式,中國網絡文學的產業化之路從此開始。十五年來,吳文輝帶領閱文集團建立了行業最大的“全內容生態圈”體系,并通過IP開發和全球化戰略,幫助網絡文學的商業生產能力得到更廣泛、更深層次、更多的釋放。高效。
21.徐寶華
徐州大風樂器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6年,徐保華創辦大風樂器,提出了中國樂器行業“教學、演奏、創作、生產”四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先后被文化部等六部委授予“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點”。企業”,獲得了100多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成為中國最大的中西樂器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吉他工廠。近年來,徐保華在基礎上對大風樂器進行了轉型升級。 2017年,大風樂器 互聯網 科技 金融、跨境電商、企業管理、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等“3 戰略”得到了成功。全面實現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定價權。
22.徐念莎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擁有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美國耶魯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 2013年5月起任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保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議。歷任華海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副董事長,中信海洋直升機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23.徐澤偉
91文化創始人、董事長
徐澤偉2006年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曾就職于新浪、搜狐等知名公司。 2011年,加入互聯網金融行業,創立91金融。徐澤偉力爭通過互聯網金融創新,讓金融改革成果惠及中小微企業和普通百姓。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徐澤偉因其突出貢獻被評選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十大創新人物”、“中國青年創業先鋒”;在第29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評選中,作為北京百萬青年互聯網從業者的唯一代表和互聯網領域一線創業者,榮獲“北京青年五四獎章”榮譽。
24.楊建軍
遼寧出版集團董事長、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建軍堅定推進遼寧出版振興二次創業。他以兩輪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集團業務的全方位整合,實現了編輯、印刷、發行、供應全產業鏈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建立了深層次的服務體系。 “大出版、大發行、大教育、泛娛樂 文化金融、文創平臺”新發展格局,完成了戰略、機制、管理、發展“四大轉變”。集團收入和利潤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7年,集團優質出版豐收,國家級獲獎圖書數量和質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5.于建軍
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
2012年,他開始將目光轉向移動音頻領域,與合伙人陳曉宇共同創辦網絡電臺喜馬拉雅FM。喜馬拉雅FM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音頻共享平臺。喜馬拉雅FM為每個人提供微創業機會,讓每個人隨時隨地收聽資訊、學習娛樂。喜馬拉雅FM獨家提出PUGC生態戰略,不僅引領音頻行業創新,還帶領6000名自媒體紅人投身音頻微創業,并在實踐過程中發展出主播生態鏈,催生了到粉絲經濟。
26.張成
天元東方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天元東方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東南大學建筑學碩士,北京大學光華EMBA。 2012年起,憑借建筑師背景和城市規劃專業視角,以及多年城市綜合體和文旅產業開發運營經驗,將目光轉向旅游度假產業和鄉村建設,發起“新田園主義” ”理論在鄉村建設領域落地,率先實踐田園綜合體,打造“田園東方”等商務平臺,倡導用文化旅游產業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27.張學智
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董事長、甘肅省文化產業協會會長
2009年以來,張學智帶領團隊奮力拼搏,逐步將一座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老廠房打造成處處感受到前衛意識、時尚氣息的地標性園區。園區聚集影視制作、廣告設計、動漫及大型網絡游戲研發、文化演出、藝術展覽等多種新業態。在甘肅文化產業中形成了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近年來,先后被省、市授予“甘肅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等榮譽稱號,并被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28. 張賢
宋城演藝集團總經理
在宋城工作期間,張顯參與策劃并成功推出大型室內歌舞《宋城千古情》,成為全球每年演出次數最多、觀眾人數最多的劇場演出。宋城演藝已登陸杭州、麗江、三亞、九寨溝等多個旅游景點,并以其“千古情”超級IP在業內家喻戶曉。 2010年,張弦主導“宋城演藝”在創業板成功上市,開創了中國演藝企業上市之先河,成為“中國演藝第一股”。張顯榮獲文化大師、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稱號。
29.周茂飛
北京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周茂飛的帶領下,北京文化投資集團充分發揮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重要投融資平臺作用,緊緊圍繞國家文化中心建設。不斷突破創新,打造了多點、全方位的“投、融、貸、孵化、易”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積極打造“大文化”高端產業集群。 “在首都,重點發展文化科技、旅游、體育。 、教育、衛生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跨越式發展。
30. 鄒進
北京仁天書店有限公司董事長
鄒進于1998年創辦北京人天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并在中國地質博物館一樓成功開設了一家店。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配送資料室、圖書館和個人書架的服務理念,為人天書店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已與全國580多家出版社、300多家文化公司及各大圖書批發中心建立了合作關系。擁有穩定的購銷關系,庫存儲備每年以10萬種的速度遞增,已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圖書發行公司和專業的圖書發行出版信息提供商。
(本版繪圖:子謙;本版文字編輯:張玉玲、李輝)
”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