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的快樂時光已悄然流逝,廣大黨員要及時調整狀態、擺正心態、昂揚姿態,從在假期領略的祖國風光中汲取精神力量,感悟信仰、沉淀匠心、厚植情懷,為自己“充電賦能”,元氣滿滿回歸工作崗位,奮力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
在“紅色景點”中循跡百年黨史,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信仰。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八百里巍峨的井岡山;從“嶺上開遍映山紅”的江西瑞金,到“三軍過后盡開顏”的甘肅會寧;從追思紅巖英烈事跡的渣滓洞監獄,到象征抗戰勝利偉大史詩的解放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身至紅色景點,循跡百年黨史,時光荏苒歲月變遷,崇高信念歷久彌新。廣大黨員干部應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深刻體會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赤誠追求,接過革命先輩的信仰“接力棒”,找準奮斗“風向標”,筑牢“矢志不渝,對黨忠誠”的“壓艙石”,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始終做到“兩個維護”,專心一志獻身于黨的偉大事業。
在“名勝古跡”中探尋古人智慧,沉淀“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工匠精神。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輝煌燦爛,從“金碧輝煌殿風光”的北京故宮,到“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蘇州園林,再到“逴躒古今,并鑒四大文明”的敦煌莫高窟,鬼斧神工的技藝背后,是匠人們勤耕不輟鉆研雕琢,只為打造精品佳作的工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倡導精細化的工作態度,掌握情況要細,分析問題要細,制定方案要細,配套措施要細,工作落實要細。”工匠造物需得心無旁騖、一絲不茍,方能精雕細琢出精品,工作亦是如此。黨員干部應傳承弘揚工匠精神,在“細”上下功夫,做到學思深悟,刻苦鉆研,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坐得“冷板凳”,淬煉“真功夫”,在新時代新征程趕考路上雕刻出人民的“好口碑”。
在“鄉村基層”中聽取群眾之聲,厚植“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公仆情懷。鄉村是億萬群眾生活的家園,是無數游子的情感寄托。感受鄉村“綠遍山原白滿川”的宜人美景、“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淳樸民風、“稻花香里說豐年”的豐收喜慶,感悟“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使命擔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基層匯聚了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感,凝練了生動寶貴的實踐經驗,蘊藏了浩瀚如海的群眾智慧。廣大黨員干部要放下架子、邁開步子、沉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以甘當“小學生”的心態主動拜人民群眾為師,與群眾同坐“一條凳”,共吃“一鍋飯”,聽民聲、曉民情、聚民意,對人民群眾念茲在茲,以真心換實意,真正立足崗位,擔起責任,厚植“公仆情懷”,置頂“人民幸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