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將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作為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一重大決策,如同一縷清風,吹散籠罩在基層干部心頭的陰霾,更為基層干部卸下沉重的負擔,讓實干精神在基層蔚然成風。
揪準“思想癥結”,為基層干部卸下“思想包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其根子在思想上。一些基層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畏手畏腳、不愿擔責、不愿突破、不愿創新的現象,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祟。這些“思想包袱”不僅束縛了基層干部的手腳,更阻礙了基層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基層減負,要從思想上入手,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摒棄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思想,堅決糾正思想認知偏差。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觀念,以實干為導向,摒棄形式主義的陋習,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基層干部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牢記為民造福才是最大的政績。只有卸下“思想包袱”,基層干部才能敢闖敢拼,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揮動“實干之斧”,為基層干部劈開“行動阻礙”。基層減負,關鍵在于實干。一些地方在減負工作中存在“以形式主義整治形式主義”的現象,讓減負工作陷入了怪圈。要避免這種現象,就需要揮動“實干之斧”,劈開“行動阻礙”。一是要從實際出發,優化工作流程,精簡文件和會議,減少基層干部不必要的負擔;二是要加強工作指導,嚴格控制督查考核的數量和頻次,對目標相似、關聯度高的督導檢查進行合并,防止出現“多頭考”“分散考”的低效局面,讓基層干部明確工作方向和目標;三是要注重實效,改變以往“聽匯報、看材料”的考核方式,注重“察民意、看實績”,引導基層干部樹立靠“實績”不靠“痕跡”的政績觀,將基層干部從無謂的負擔中解脫出來,避免形式主義的“花架子”,讓基層干部真正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深入群眾、了解民情、解決問題上。
筑牢“制度之盾”,為基層干部撐起“保護傘”。基層減負,離不開制度的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體系,才能確保減負工作的順利推進。一是要構建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的基層工作體系,明確“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為基層干部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引;二是要加強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制度的行為嚴肅問責,確保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三是要注重長效機制的建設,推動基層減負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只有強化制度保障,才能讓基層干部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基層減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揪準“思想癥結”、揮動“實干之斧”、筑牢“制度之盾”,才能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讓他們更加輕裝上陣、勤勉盡責,任實干之風在基層勁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