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藍圖,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戰略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從糧食安全到耕地保護、從教育醫療到生態文明、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紀檢監察機關始終高舉政治監督利劍,壓實全面深化改革責任,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突出重點工作清單化監督。要圍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省委、市委重點工作要求,制定政治監督重點工作清單,推行專班化運作、項目化推進、清單化管理,監督相關職能部門抓好改革推進、抓好政策落地。
緊盯“關鍵少數”精準監督。堅持黨委統攬全局,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好政治生態分析研判、“一把手”述責述廉、責任制考核約談等制度機制,分層分級列出責任清單。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把重大改革舉措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政治巡察,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堅決糾正不擔當不用力、亂作為不作為和搞“一刀切”等行為,堅決防止在推進改革中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等現象。
正風肅紀反腐,破除改革桎梏。作風和腐敗問題,是破壞政治生態的污染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攔路虎”“絆腳石”。要以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為目標引領,緊盯“關鍵人”“關鍵事”“關鍵時”,從“小飯局”“小福利”“小特權”等風腐同源、風腐一體問題入手,深挖細查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公車私用等“四風”問題。同時,堅持風腐同查,推動糾樹并舉,堅持系統集成,提升整治成效,持續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加大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腐敗問題和紀律問題交織的腐敗查處力度,深化整治交通、林業、金融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以巡視整改監督、專項巡察、專項整治破題,推動相關行業領域治理水平提升。
創新方式方法,實現高效監督。要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監督的精準性和時效性。要強化紀檢監察與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系統推進,形成監督合力。同時,要強化對監督者的監督,確保監督權力正確行使,防止 “燈下黑”。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讓我們持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找準“著力點”,聚焦“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以高質量監督保障改革部署落地見效,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廣漢市交通運輸局 曾子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