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對于中國而言,保障糧食安全問題是新時代發展必須經歷的考驗與挑戰,這不僅具有生存意義,更有戰略意義: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在應對糧食安全問題上,我們需著重考慮一下幾點:
基于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高度重視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穩定的商品糧基地,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糧食安全體系,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第二,把“自給自足”與“貿易自由化”相結合,發揮經濟杠桿作用,既要充分發揮中國的土地生產能力,提升中國種植能力,盡量通過國內糧食生產來滿足本國需要。同時,在全球化的今天,也需要按照比較利益的原則,根據國際糧食市場價格和國內自產價格的高低來隨時調整糧食自給率,適當進口糧食來滿足國內需求或者出口多余糧食以獲得經濟收入;第三,加大農業科研力度,加快科技興糧步伐,結合農業產業化和集體農莊來提高糧食產業的效益,重視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量,優化產量結構;第四,調整農業保護政策,建立糧食安全預警系統,密切注意國際糧食市場動態及我國糧食安全狀況;第五,保護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確保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性。
“糧食打進倉,莫忘災與荒”,立于天地間,我們就必須有天地“糧”心,科學地“挖洞與積糧”是確保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引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源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