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是永恒的話題,個人成長成才、國家興旺發達、民族實現復興,奮斗的旋律貫穿其中。奮斗的過程,浸潤著夢想、汗水、開拓,意味著繼往開來、永不言棄的精神動力。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更多的奮斗者,無奮斗不青春,無奮斗不成事業。
奮斗者不負春光,志在追夢圓夢。奧運賽場上,運動健兒們深刻詮釋拼搏奮進、挑戰自我的精神,以自身之小我實現國家、民族在世界舞臺上的綻放。劉煥華年齡只有23歲,練舉重卻有11年之久,用將近一半的人生拼搏追尋,全力以赴,終不負青春,摘得中國男子舉重大級別在奧運會上的首枚金牌。巴黎奧運會男子乒乓團體決賽,35歲四戰奧運的馬龍,成為中國奧運史上首個“六金王”,誠如他所言,“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
奮斗者追風趕月,貴在篤行不怠。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歷史上的奮斗者身上大多具有為民的特質,所做之事最終都是為了符合民眾的利益,實現民眾的幸福。重慶巫山下莊村的書記毛相林,愚公移山7年,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8公里的出山“天路”,他的堅守讓下莊村村民脫貧致富,他本人也陸續獲得“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等榮譽稱號。在網球女子單打的決賽中,鄭欽文鏖戰三小時,為中國贏得了奧運網球單打首金,在賽后采訪中,她說“我愿意為了國家再拼三小時”。
奮斗者攻堅克難,成在自信自強。會當水擊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面對困境,奮斗者從不輕言放棄,把困難與艱苦當成錘煉自身品質的“磨刀石”,自我潛能的深度挖掘。視力障礙運動員邸東東克服心理恐懼,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日復一日的高強度訓練,最終圓夢巴黎,打破塵封10年的世界記錄,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真諦。中國青年堅守“自信”底色,在工廠車間苦練技術,在田間地頭精耕細作,在大街小巷傳遞溫暖,在社區一線服務群眾,也處處彰顯著青春的風采和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