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吹響了新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號角。在這個關鍵的歷史節點,廣大黨員干部要執“筆”聚“神”,以堅定的信念和務實的行動,為改革事業添磚加瓦,共同繪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嶄新畫卷。
執筆解放思想,聚開拓創新的精氣神,為改革注入“源動力”,勾勒改革“輪廓”。“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在改革的征途中,我們要勇于挑戰傳統的思維模式,擺脫陳舊觀念的束縛,勤思善學,為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開拓創新和不懈努力。黨員干部要以優秀科技工作者為榜樣,繼續發揚開拓創新的精神,鼓勵群眾大膽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路徑,及時總結經驗,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把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上升為制度和政策,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開創新局面。
執筆擔當作為,聚敢為人先的精氣神,為改革增添“加速度”,渲染改革“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擔當是改革者的鮮明底色,是推動時代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之路如長河奔騰,波濤洶涌,唯有以擔當為楫,方能破浪前行,駛向勝利的彼岸。廣大黨員干部應時刻錘煉黨性修養,鍛造過硬作風,堅決摒棄“擺形式”、“講官腔”等陋習,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拳繡腿,自覺融入群眾“生活圈”,以真心換真情,用實干贏民心。一切為了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人民滿不滿意作為改革成效的重要檢驗標準,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推動改革的“紅利”走向共享,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執筆真抓實干,聚求真務實的精氣神,為改革筑牢“壓艙石”,描繪改革“實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改革的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真抓實干。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廣大扶貧干部深入基層,腳踏實地,為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經過8年的持續奮斗,我國農村眾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順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黨員干部要繼續發揚實干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將改革的要求轉換為實際行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