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6點,鞠斌冰在洛陽老君山等待50分鐘的燈光亮起。 2023年6月15日,她乘坐公交車近3個小時到達老君山,又爬了3個多小時才站在山頂。之前,她在網上看過一段老君山的視頻。她覺得山上的建筑很特別,晚上亮燈的時候看起來很漂亮。她想要辦理入住手續。這是她旅行的第三天。此前,她去了鄭州和開封,每個城市都停留了一天。兩個月前,她還完成了三個城市的三天旅行。
正值暑假,譚錦辰已經飛往哈爾濱了,接下來他打算去內蒙古。 4月,他在新疆待了五天,游覽了伊寧、賽里木湖、霍爾果斯等地。從南昌出發時,他隨身帶了折疊被,在車上過夜,同時租車繞賽里木湖行駛。 。他還自帶了干糧,當天兩餐都吃方便面。但他并不覺得累。途中遇到的金色山脈、藍色冰雪、白色野狐,讓他驚喜不已。
譚錦辰攝于新疆賽里木湖。 (受訪者供圖/圖片)
“一定要高效,花最少的錢,享受最多的地方。”王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今年大四,剛剛考研。同樣是在4月份,他用了12天的時間去了6個城市,其中很多行程都是從晚上出發,早上抵達。在南京站,他每天步行近5萬步,參觀了玄武湖、中山陵等旅游景點,甚至還參觀了網紅廁所。晚上回到酒店時,他發現腳底已經變白了。
在車上過夜、平均每天行走三萬步、甚至“五天五山”的“特種兵式旅行”風潮在五一假期前后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如今已延伸至夏季畢業季。
在大多數敘述者的口中,節省時間和金錢是他們會提到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的背后,很多年輕人將旅行視為一種逃避現實的休憩之所,其中蘊含著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確定性”——未來不會有工作。完成這樣一場風風雨雨的旅程,需要時間、精力,尤其是心態。
以下是根據采訪整理的口述:
“你實際上可以同時參觀這么多景點。”
鞠斌冰,女,22歲
時間:4月19日-4月21日
行程: 徐州、揚州、鎮江
我今年大四了。疫情是從我大一下學期開始的。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里。大學四年沒有機會出去玩,所以現在我想抓住最后的時間。四月份,我花了三天時間去了徐州、揚州、鎮江。
那天早上去徐州的時候我還在上課。下課后,我趕緊回到宿舍,洗了個澡,收拾好東西就出發了。我買了夜票,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睡在車上,省下住一晚酒店的錢,早上早點起床去玩。
凌晨2點從濟南出發,凌晨5點到達徐州,但因為是硬座,所以睡不著。到了徐州,吃完早餐,就坐在店里計劃了一些事情,然后就去景點了。那天我去了龜山漢墓、馬戲劇院、徐州博物館。實在太累了,直接在博物館的休息區睡著了。出來后我還去了他們的云龍山,坐索道上去看看這座城市。風景,晚上又去看了地標夜景。
當天中午12點左右,我乘火車前往揚州。早上6點53分到達車站后,直奔瘦西湖,這是揚州的主要景點。逛了一圈花了2個小時,9點多出來了。是時候去博物館了,然后去老街上購物。本來以為每個城市的這些街道都差不多,但是里面有好幾個景點,我都參觀了。我盡可能多地參觀了一些地方。
那天本來是要回濟南的,但是沒買到票。看到揚州到鎮江的高鐵只要20多分鐘,我決定再去鎮江。鎮江最著名的就是三山一渡。三座山是金山、焦山、北固山。它們都是非常有名的地方。如果你講述任何關于這個地方的故事,你都會覺得“哇,我們在這里。”北固山就是古詩中的“北固塔滿景”。北固塔位于頂部。我得上去俯瞰風景。如果我累了我也會累。這并不是因為我一直來這里。因為當我知道北固塔在這個地方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震驚。以前我以為課本上學到的地方只是一個地方,不知道在哪里。但現在我發現我隨意選了一個城市,課本上寫的東西真的就在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必須去看看。當你站在那座山上,你就會體會到“舉目中國,必有北固塔風景”。當時為什么要在上面寫這首詩呢?
我還發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景點。北固山有甘露寺。我還以為是《甄嬛傳》里的甘露寺呢。上去之后發現周瑜“喪妻喪兵”的典故就發生在這里。我突然覺得自己與歷史上的那些人和事件產生了聯系。
我在每一個去的城市都會買明信片。從每個城市至少發送一份給您自己和您的朋友。上面會寫我在這個城市去了哪里,發生了什么特別的事情,以及日期和地點。因為這種事情不會出現在我的朋友圈里,如果我沒有其他方式記錄下來,可能很久以后我就會忘記。
因為我打算去英國留學,所以我會花很多錢。如果我在旅??行上花這么多錢,我會很尷尬,所以我會盡可能節省。但我不認為我只是環顧四周。我還是分配時間吧,需要花很多時間參觀的東西我會提前安排好,剩下的小景點也會在同一時間左右。
以前旅行的時候,我很放松。我上午去一個景點,下午去另一個景點。現在我發現我其實可以同時游覽這么多景點,并且把它們都看完,而不是只是拍張照片就走。我也發現了自己的潛力。以前我都不知道我的忍耐力這么好。這次我也了解了很多歷史,以及一些不同的地方,而且你不會總是呆在同一個地方。那樣它就永遠是那些東西,那些東西。
鞠斌冰在河南洛陽老君山拍照。 (受訪者供圖/圖片)
“我想看到每個城市的變化,它需要在一瞬間發生”
朱子明,男,22歲
時間:4月6日-4月26日
行程:大同、西安、天水、成都等16個城市
我從小到大去過很多地方,包括歐洲很多國家,但基本上都去了一點。我特別想穿越不同的地形區域,看看線路是什么樣子,以及點與點之間的差異。 ,它們之間的過渡在哪里。
我覺得改變是一個過程,這里面有因果關系,需要一路去探索。后來我的想法變成了坐高鐵走遍半個中國。我預計的時間是一個月之內,基本就決定了最后一個城市接下來的兩三個城市去哪里。
一路走來,我感覺自己確實看到了這些問題和轉變。比如我從華北平原到黃土高原,從北京北站坐高鐵到大同南站。當我翻越太行山脈時,信號突然中斷,外面是無盡的隧道和黑暗。 2分鐘后,我走出隧道,哇。一陣黃土飛過,映入眼簾的是元糧帽結構。又過了幾座山之后,涼茅高原結構突然變成了平原,有大片的綠地。那是渭河平原,我感覺它特別神奇。
朱自明攝于2023年的大同華嚴寺。(受訪者供圖/圖)
然后當我們從西安坐車到寶雞再到天水的時候,半個小時就沒有信號了,全是山區。當時我就想到了電視劇《神探狄仁杰3》中的涼州案。我看的時候感覺電視變黃了。我一直以為是屏幕的問題。直到去了才發現那一帶真的是一片黃色。啥,感覺整個世界的畫質都變黃了,就好像加了一層濾鏡一樣。
從天水南下同樣神奇。那天早上我記得很清楚。我穿著外套,天氣很冷,還下著小雨,零下2度。我是從天水到達成都的。下車時,氣溫30攝氏度。我特別感動。中國太大了,太神奇了。我感覺自己像一只小螞蟻。我不知道大自然是什么樣子。天水是一座小城市,城市的重要通道是西黃大道。道路坑坑洼洼。下午去了成都春熙路。車流量很大,人也很多,感覺很時尚。當時我就覺得地域差異這么大,無論是人文還是自然都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我現在住在北京海淀。旅行的時候,我感覺像成都、西安這樣的城市,人們熱愛生活,熱愛休閑,沒有什么緊張感。他們的氣氛熱烈而熱鬧。離開西安、成都、重慶等比較西部的城市,向東走,基本上會發現武漢、北京等地的工人都非常緊張。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我覺得我的特種兵之行并不是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一時沖動去了那么多城市。我想看到每個城市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只能在短時間內看到。如果我在一個城市呆的時間長了,習慣了,我可能會對這個城市的印象非常深刻,而忘記了之前的城市的印象。如果你想同時記住和比較很多東西,最好的方法不是長時間看一張照片,而是快速地看每張照片,抓住它的特點,然后把它推開,看另一張照片。下一張。
速度與細致無關。雖然我的速度很快,但該看到的我都已經看到了。這不僅僅是快速瀏覽一下。我只是集中我的時間。
出來玩的第二天,我爬了兩座山。爬恒山花了三四個小時。還有云岡石窟。石窟依山而建。逛了兩三個小時,晚上回去的時候實在是太累了。但一個城市必須具備方方面面。當你去一個地方時,你必須看到它的全部。如果你看不到它,那將是一種遺憾。在我從北京出發之前,我跑了一場半程馬拉松。出來后,我爬了恒山、華山、麥積山、白塔山、歌樂山。我基本上是全程爬下來的。我想我可以再做一次。一次肯定受不了。
朱子明2023年將在衡山。(受訪者供圖/圖)
我覺得這段旅程影響了我的世界觀,這并不是幼稚的話,這是事實。它讓我觀察得更加仔細,我現在可以通過細節來了解一座城市。也開闊了我的視野,“登上東山你就小了,登上泰山你就小了”。我也對自己的定位有了更多的認識。只有看到世界之大,才能看到自己的渺小。
我認為這次旅行是不可復制的。首先,以后不會有那么多時間了。第二是人。我在某些站有同學。我先把家里的衣服寄給他們。從北京出發的時候,我會帶兩件換洗的輕便衣服。我會從同學那里拿行李,然后換上自己的衣服。衣服被送回北京。現在同學都畢業了,以后不可能有全國各地的同學了。三是心態。這一次,我完全是為了求知,學習和了解這個地方有什么樣的人。不過,以后的我可能會過著更加社會化、機械化的生活,沒有了這樣浪漫的心態。
“就好像我借了一點時間來見證這些事情。”
錢成勇,男,21歲
時間:4月28日-5月5日
行程: 秦皇島、天津、北京
我是5月3日凌??晨4點37分到達北京的,把想去的地方都訂好了,5點左右就開始逛了。
六點多到達頤和園,然后參觀了圓明園。出發的時候是9點50分,我花了三個多小時參觀了這兩個花園。頤和園里有座山和“四大洲”我很想去看看,于是我就帶著行李箱爬了上去。路上遇到的爺爺奶奶都很關心我,給我出謀劃策,很暖心。
10點30分,我去了北京動物園。本來是想看看熊貓夢蘭的。為了見到夢蘭,我排了幾十分鐘的隊。最后,我去看了其他的熊貓。我以前從未見過熊貓,我真的很想看看它們。當我艱難地擠進去時,我發現他們都在睡覺,但我終于如愿以償了。
12點30分左右出來吃飯。我們是2點30分到達天壇,3點30分左右出來的。天壇速度很快,就一條直線,順著那條直線就是回音廊,然后是主體建筑,還有北京“十大最美樹”之一的天壇九龍柏。出來后直接去了王府井商業街。本來想去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人民大會堂,但是附近有消防,太累了。我已經走了三萬步了,再也走不動了。
錢成勇攝于北京天壇公園。 (受訪者供圖/圖片)
逛完王府井,找了個地方坐下休息了一會兒,就直接去了景山公園。景山公園是拍照的好地方,可以拍到整個故宮博物院。因為沒有預約去故宮,所以只能用這種方式彌補遺憾。之后又去了南鑼鼓巷、鼓樓、什剎海。鼓樓是最適合打卡的地方,因為我很喜歡趙雷的一首歌曲,叫《鼓樓》。
看完之后,晚上8點左右,我去了鳥巢、水立方、央視大樓。那里的燈光非常漂亮,我拍了一些照片。逛了一圈,找了個地方坐下休息了一會兒,就直接去天安門廣場排隊升旗了。我認為休息時間會占用旅行時間。說白了,我只是想明智地花費我的時間和金錢。
我是凌晨1點左右到達的,已經排起了長隊。直到3點30分,我才慢慢通過安檢,進入會場。人很多。通過安檢后,我開始跑去搶座位。拖著行李箱太不方便了。到了四點多的時候,我感覺我的靈魂、我的精神都在強行拖著我的身體站在那里等待。但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當國歌響起時,所有的疲勞瞬間消失。
人不只活在短暫的瞬間嗎?以后,我想想自己做過的事情,熬夜看升旗,坐在地鐵站發呆,邊走邊和很多陌生人聊天。我想這些都是值得記住的事情。我認為這些時刻是我繼續前進的動力。五一那幾天,我總共走了不下10萬步,睡覺時間不超過15個小時。我覺得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這次來了就看看該看的東西,別拖到以后了。
我認為旅行就是看世界、看眾生、看自己的過程。去北京之前,我在秦皇島看了日出。當看到太陽從海平面上緩緩升起,陽光照射出來時,我有一種“獨行如人群”的感覺。那一刻,我感覺全世界就我一個人了。 ,但我感覺很充實。
錢成勇在鴿子窩公園看日出時拍攝。 (受訪者供圖/圖片)
我在天津的時候,遇到一對在路邊賣烤冷面的夫婦。為了養家糊口,凌晨一兩點,他們還在擺攤。我和他們聊了聊過去和現在。他們不識字,卻年輕時就出去發了財。我能清晰地感覺到,他們看到我的時候,可能也看到了年輕時的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而且比較有攻擊性。反過來想想,等我以后老了,在某個時刻我就會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和那個人交流的過程中,我或許還能看到自己年輕時的樣子。這是一個閉環。
當我結束這次旅行回到學校時,我感到一種落差感,仿佛我借了一點時間來見證這些事情,最后不得不回到現實。我是5月4日晚上坐火車,5日下午2點左右回到學校。那段時間,很多課程都結束了,我還得寫期末論文。我也有雙專業,那周我有期末考試。我立即開始寫論文、背東西、準備5月6日的考試。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要生活,要賺錢,包括我即將面臨就業,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
理想主義總是建立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的。這次旅行是一種逃離現實生活的“越獄”。我希望自己能被直接“釋放”,但我不能。但我也證實了我之前的想法,那就是我是一個喜歡自由的人,而不是一個可以呆在一個地方的人。適合我的職業方向是能讓我到處旅行、看到不同世界的職業方向。
(應受訪者要求,王峰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