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的“紀律部隊”,在維護紀律剛性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要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堅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引導黨員干部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切實增強學習紀律、遵守紀律、維護紀律的自覺性堅定性。
加強紀律教育,繃緊“思想之弦”。知尺才能度量,明紀方能律己。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廣大黨員干部要把紀律學習作為終身課題,始終保持學習的恒心,時時、處處、事事講規矩,以“規”格物,以“矩”修身。要把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黨規和法律法規作為學習重點,堅持原原本本學、逐章逐條學,深刻理解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準確把握“六項紀律”的主旨要義和規定要求,弄清楚相關紀律條款的來龍去脈、內在邏輯,在字里行間中找到紀律的嚴度,在行文脈絡中找到紀律的準度。紀檢監察機關要開展經常性紀律教育,靈活采取“線上 線下”“集中 分散”“理論 實踐”等組合方式活化學習形式,堅決摒棄“走馬觀花”“淺嘗輒止”的糊弄式、應付式學習態度,使黨員干部對黨的紀律有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掌握。
樹牢紀律意識,繃緊“行為之弦”。“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守紀正己,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堅決不當“兩面派”,不做“兩面人”。縱觀近年來查處的違紀案例,一些黨員干部在誘惑面前迷失方向,究其根源就在于紀律意識淡薄又心存僥幸,不知自省又我行我素,在錯誤的道路上“無知無畏”,步步淪陷,付出慘痛代價。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著眼于防范,將關口前移,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要深化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運用典型案例和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推動把鐵的紀律轉化為日常習慣和行動準則。
嚴明紀律作風,繃緊“擔當之弦”。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堅持與時俱進,全方位、立體式推進紀律的建章立制工作。紀律對于黨員干部擔當作為至關重要,它不僅為黨員干部提供了明確的行為準則,更是推動他們積極作為、勇于擔當的重要保障。要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嚴格劃分“失誤、錯誤”與“違紀、違法”的界線,該糾錯的及時糾錯、能容錯的堅決容錯,樹立鮮明監督執紀執法正導向,堅持為擔當者撐腰,為干事者鼓勁,更好推動黨員干部改革攻堅、擔當作為。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養成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習慣,把對黨忠誠落實到擔當作為上、融入到言行舉止中、結合到自我要求里,將紙面上的“學紀”轉變為行動上的“履紀”,把紀律規定融入血脈中,做到心“清”、行“慎”、身“勤”,讓“心存敬畏”護航“行穩致遠”。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只有嚴格的他律,才能形成廣泛的自律。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繃緊紀律“三根弦”,在紀律學習、紀律意識、紀律作風上下功夫,用鐵一般的紀律將自身鍛造成一塊“堅硬鋼鐵”,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