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機構之一。自1954年成立以來,全國人大已經走過了70個春秋,這70年是中國人民實現當家作主、參與國家治理的70年,也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展完善的70年。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確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在建國初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積極履行立法、監督等職權,推動國家各項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了新生國家的重要政治基石。它通過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時,它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在這個階段,全國人大積極推動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舉措,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權利,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新中國的熱情和積極性,它讓人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為國家的初步建設和發展匯聚起強大的力量。
改革開放時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積極響應時代號召,更是發揮了關鍵的引領作用。它緊密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制定了一系列關于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為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人大代表們深入基層,了解民意,積極推動各項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全國人大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巨大進步,成為推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重要力量源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斷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通過加強代表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強化監督職能等措施,不斷推動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進入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大理論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集中概括了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深刻闡明了中國式民主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為新時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不久前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更是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證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承載著黨的初心和使命,堅持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是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選舉、協商、決策、管理、監督的各個環節都堅持民主原則,體現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可靠制度保障。
在全國人大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深感自豪和驕傲。全國人大的成立和發展,是中國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展完善的體現。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大將繼續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不斷創新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的力量,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