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7日電 (黃麗麗)春節越來越近,長興縣水口鄉的農家樂又迎來了最忙碌的季節。他們必須為即將到來的春節旅游浪潮做好充分準備。事實證明,隨著長興鄉村旅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上海游客選擇來長興過年,“上海村”品牌從水口鄉蔓延到全縣。
春天來長興賞花,夏天來采摘度假,秋天來賞美景,冬天來長興品嘗美食……長興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來自各地的游客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盡享綠水青山的悠閑風光。 。長興還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稟賦,圍繞“長三角休閑旅游目的地”總體目標,以全域旅游為突破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湖濱度假旅游,成為享譽長三角的“國家級旅游目的地”。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
近日,水口鎮被認定為浙江省首個鄉村旅游產業集群,也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鄉村旅游產業集群。 2017年,水口接待游客159萬人次,近500家農家樂、民宿平均營業收入達75萬元以上,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長興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共建共享,提升全區旅游獲得感
太湖之濱,蘇、浙、皖交界處,有一片桃花之鄉,三面環山,東臨太湖。周圍環境安靜。白墻、黑瓦、清窗,猶如從天而降的仙境——她位于長興縣西北部的水口鄉。 2014年,水口成功創建全省首批向全鄉村開放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可以說是全域旅游的創舉。
顧名思義,全域旅游要求活動“無時無刻”,景觀“無處不在”,突出“行時”。美化、美化全域環境,是全域旅游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水口鄉秉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初心,深入實施“生態立鄉、旅游興鄉”的發展戰略。以旋九界自然村為試點,水口鄉圍繞治內臟、亂、擁堵、住房、治水“五治”等方面,打造優質的全局風景環境。
如今的旋角界掩映在綠水青山之中,美麗無比。原有的雜亂建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風格統一的農家院落;原來錯綜復雜的線條消失了,游客抬頭看到的是藍天白云。原來狹窄的車道被拓寬,人車分流,交通更加有序……山水亭臺、農家樂相得益彰,處處呈現出濃郁的田園風光。
水口鄉美麗的蝶變只是長興地區環境美化優化的一個縮影。圍繞發展全域旅游、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的目標,長興重點發展水口茶文化旅游風景區、小鋪八渡家十里古銀杏走廊、思安鄉村旅游集聚區、龍山等重點鄉村地區。街道“一帶兩區” 隨著旅游區環境的改善,縣城整體面貌得到驚人改善。
“長興全域旅游要結合‘全縣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美麗小鎮’、‘廁所革命’、‘萬村風景區’等中心任務開展,實現“全域旅游,處處是風景,處處是旅游空間,切實提高游客滿意度和當地居民的獲得感。”長興縣相關領導表示。
在改造升級過程中,群眾感受到了改造升級帶來的實惠。他們從“向山、向水要資源”轉變為“愛山、護水、保護環境”。以水口鄉為例,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區域旅游建設,切實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水口鄉建立了農家樂積分制度管理。農家樂業主自組織、自管理并發布積分結果。走到墻邊接受監督。一方面服務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環境衛生不斷改善,真正實現共建、共管、共護、共享,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日益增強。
人人參與、人人享受,這就是長興發展全域旅游的初衷。游客和當地居民共同建設共享旅游基礎設施、共同打造共享旅游公共服務,才能共同建設共享旅游帶來的美好生活。如今的長興,鄉村旅游體系日趨成熟,產品體驗更加豐富多元,群眾增收致富渠道逐步拓寬,形成了鄉村旅游、群眾增收的良好局面。齊頭并進。
美麗升級打造休閑度假新標桿
以鄉村為基地,以農家樂為“俱樂部”,旅游業輻射周邊地區。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鄉村度假社區”模式,使長興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鄉村旅游集群。區之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鄉村天堂”。
“每年過年期間,長興都會吸引大量上海游客前來過年,形成了獨特的‘上海村’風格。”長興旅游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長興縣鄉村旅游最大的活力來自于她的“本土化”,有最熱情的農家樂業主、最淳樸的鄉親、最美味的農家菜、最清爽的空氣。環境。必須住一晚才能充分體會。
同時,擁有34公里太湖岸線的長興縣正著力打造太湖觀光大道,將太湖風情與龍山森林養生小鎮、茶鄉水口連接起來。沿路有大型旅游度假區太湖龍之夢公園、獨具特色的古木藝術博物館、原生態濕地太湖圖畫濕地文化園、四季花卉主題公園、南太湖海洋公園、壽圣寺等,旅游資源豐富。 “結合太湖垂釣節、太湖慶豐游園會、稻草人嘉年華等節慶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到長興太湖休閑度假。
“特別是總投資200億元的太湖龍之夢樂園的投資建設,為長興太湖濱注入了無限活力。”長興旅游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個集星級酒店、養老公寓、太湖古鎮、國際馬戲城、動物世界、海洋世界、歡樂世界、水世界、購物中心、快樂農場、婚紗攝影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區。基地、大型酒吧街等大型旅游目的地項目。建成后將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提供旅游目的地。一個充滿活力的旅游和度假勝地。
一手抓鄉村旅游,一手抓湖濱度假,長興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縣的藍圖日益清晰。為進一步提升長興旅游服務質量,長興成立了縣內民宿、農家樂行業協會,加強規范管理。例如,古竹村實行統一服務定價、統一服務標準。同時,加快農家民宿由粗放型向集約化、高品質轉型升級,與長興當地文化特色相結合,打造長興美宿品牌。
“太湖波濤里有一座古城,長興是茶香綠草香”。無論是星級酒店、農家樂、旅行社的規范化管理,還是旅游公路、風景公路、綠道等主干道的園林綠化和完善,還是“旅游廁所積分制”管理辦法的推行,以及導游、導游、導游、訂票等智慧旅游服務的全覆蓋,對于長興來說,全域旅游的發展不僅需要設施的完善,更需要人的素質的提升,是提升全球、全時、全方位的旅游體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