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新質生產力是基于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要素資源稟賦以及內外部環境等的變化所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毅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
一、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人才支撐是基礎。要按照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級、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根據科技發展趨勢,優化高效學科設置、人才培模式,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勞動者隊伍,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造就更多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力度,鼓勵在華外資企業、外籍科學技術人員等承擔和參與科技計劃項目,為全球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
二、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一方面,要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推進戰略導向的原創性、基礎性研究。另一方面,要聚焦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需要,以關鍵共性技術、前言領引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充分發揮體制優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三、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需扎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一方面,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發展力順暢流動。另一方面,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四、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需著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我們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一方面,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另一方面,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最后,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將推進發展方式創新理念融入全社會。
新時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論引領新實踐。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新征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是推動生產力迭代升級、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