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位于安徽省亳州市下轄的蒙城縣,發展相對滯后。無大型央企和外資企業在此投資生產。這里的重工業和輕工業與省內其他城市和地區相比極其落后。落后縣一度成為安徽省“貧困縣”。蒙城縣雖然是一個貧困縣,但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據史料記載,遠古人類在蒙城縣這里繁衍生息已有4500多年,尉遲寺遺址出土的文物也證實了這一點。殷商以來,蒙城縣名多次變更,隸屬也發生變化。唐天寶元年,正式定名為蒙城縣,沿用至今。隨著歷史的發展變遷,蒙城縣這個優秀縣,歷史名勝眾多。不過,這里的景點依然不收任何門票。甚至有網友質疑不可能,大呼不可思議。那么,安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游景點呢?
1、北宋古塔——萬佛塔,因有8000多尊佛像而得名
萬佛塔始建于宋代。它經歷了900多年的風風雨雨,經歷了朝代的歷史變遷,經歷了戰亂的洗禮,歷代不斷修葺重建。萬佛塔受損最嚴重的是戰爭時期日軍的肆意破壞。在歷史的滄桑中,萬佛塔早已千瘡百孔。 1977年,有關部門按照宋代佛塔的風格對萬佛塔進行了全面修繕。在保留塔原貌的基礎上,加固了塔基,彌合了裂縫,修復了受損嚴重的佛像磚,并在塔頂增設了避雷針。經過一系列的修繕,萬佛塔恢復了昔日的面貌,依然矗立在蒙城的大地上。
萬佛塔由水磨青磚砌成,塔內外鑲嵌著8000多尊佛像。塔內外鑲嵌有赭色、黃色、綠色琉璃磚1300余塊。每塊磚雕三尊佛像,中間是釋迦牟尼,左邊是迦葉,右邊是阿難。還有幾尊佛像。其上刻有佛像。近萬尊佛像中,每尊佛像表情慈祥,目光慈祥,故名萬佛塔。
2、在莊周故里——莊子廟重建
莊周崇尚自由,一生只在宋代擔任過漆園官。 《史記》卷六十三《老子傳》所附的《莊周傳》中有詳細記載,“莊子,蒙古人,號周。周昌為蒙古漆官”。園中,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代”據此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研究,證實莊子廟始建于北宋。時任知縣王靖在郭河北岸的啟源城創建了它,后來被黃河淹沒。
歷經社會動亂和多次戰亂,莊子廟逐漸淪為廢墟,所剩無幾。現存莊子廟是蒙城縣政府在宋代莊子廟舊址上為紀念莊子而修建的道觀。整個寺廟由祠堂建筑群和萬樹園兩部分組成。采用漢代建筑風格。主要建筑有大三門、照壁、山門、逍遙堂、古橫門、蒲池、五霄閣、觀臺、關羽橋、夢蝶樓、南華經閣、東西碑廊、道館、迎賓館等。一座仿漢代建筑風格的莊子祠堂,再次矗立在莊周故里。
3、2017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蒙城博物館
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歷程中,蒙城太多的歷史故事被埋藏在黃土之下。如果你想更全面、更直接地了解蒙城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妨去這家位于蒙城縣城南新區莊子大道的酒店。 2014年建成并向公眾開放,2017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參觀景區內的蒙城博物館。
蒙城博物館于2014年建成并向公眾開放,是一座展示蒙城歷史沿革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展覽面積約5000平方米,館藏文物8000余件,主要分為三大展區:“原第一村”——尉遲寺遺址、古代蒙古風韻、以及反映蒙城歷史的楹聯之家。 、演變變化以及地域文化,展示了蒙城燦爛的歷史文化。
4.“中華第一原始村落”——尉遲寺遺址
尉遲寺遺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徐疃鎮碧雞村東150米處。它是5000年前的人類文化遺址。自1980年以來,已進行了十三次發掘。在1萬平方米的面積內,考古人員共清理出房屋遺跡78處,墓葬300多座,還有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該遺址也是我國發現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原始社會聚落遺址。因此被稱為“中華第一原始村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