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旨在對因政治信仰或參與加密貨幣活動而關閉賬戶的銀行實施嚴厲處罰。
該行政命令的目標是終結針對數字資產公司和政治活躍個人的歧視性銀行業務行為。
背景:銀行業與加密貨幣業之間的矛盾如何加劇
多年來,加密貨幣行業一直抱怨被排除在主流金融服務之外。業內人士將這一現象稱為“Operation Chokepoint 2.0”(瓶頸行動2.0),這是拜登政府時期銀行業政策的代名詞。
在拜登任期內,加密貨幣企業面臨更嚴格的銀行限制,許多行業領袖表示,這種做法不僅抑制了創新,還剝奪了人們獲取基本金融服務的權利。
如今,特朗普政府試圖扭轉這一趨勢,通過支持加密貨幣利益來鞏固其立場。
這項舉措的關鍵在于停止以“聲譽風險”為由拒絕客戶服務。所謂“聲譽風險”是指銀行基于潛在公眾形象問題拒絕與某些行業的合作,特別是加密貨幣領域。
取消這一標準將削弱銀行的自由裁量權,表明政府對數字資產采取更加開放和支持的態度。
隨著這一轉變,更多業內人士開始公開分享他們的經歷,“去銀行化”案例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去銀行化”的知名受害者
Coinbase 首席執行官 Brian Armstrong曾在 2023 年透露,摩根大通警告客戶將關閉與其主要加密貨幣收入相關的賬戶。
Frax Finance 創始人 Sam Kazemian、Gemini 聯合創始人 Tyler Winklevoss、Custodia Bank 首席執行官 Caitlin Long 以及比特幣基金會的 Charlie Shrem 等行業領袖均報告了類似的經歷。此外,埃隆·馬斯克聲稱,根據此前政策,有 30 名科技企業家的銀行賬戶被關閉。
傳統銀行對加密貨幣持謹慎態度,因其波動性、監管不確定性以及潛在欺詐風險。
然而,加密貨幣支持者認為,去中心化金融的發展威脅到了銀行對交易和利潤的壟斷地位。這種日益緊張的關系推動聯邦政府采取果斷行動。
行政命令:法律依據與處罰措施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白宮即將發布的行政命令將在幾天內公布,指示聯邦銀行監管機構調查金融機構是否違反了關鍵聯邦法律。
涉及的法律包括《平等信貸機會法》(禁止信貸歧視)、反壟斷法(維護公平競爭)以及消費者保護法規(防止不公平銀行行為)。
如果發現違規行為,相關銀行可能面臨巨額罰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同意令或其他懲罰措施。此舉意在遏制銀行以合規規則為借口,出于政治動機或特定行業偏見關閉賬戶的行為。
銀行與加密貨幣之間的全球沖突
類似的沖突在全球范圍內愈演愈烈。例如,在英國,監管機構最近禁止了 Coinbase 的一則批評傳統金融體系的廣告,凸顯了傳統銀行體系與新興加密經濟之間的對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