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e與polygon爆發激烈沖突:巨額穩定幣收益分配引發生態大戰
Aave Chan Initiative (ACI) 提議調整Polygon上Aave V2和V3的風險參數,并暗示鼓勵從Polygon遷移,此舉引發軒然大波,Polygon團隊與Aave團隊就此展開激烈論戰。
Polygon聯合創始人Sandeep Nailwal 指責Aave領導層“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認為此舉具有壟斷性和反競爭性,違背Web3精神。Aave創始人Stani Kulechov則反駁稱Polygon“惡人先告狀”,在用戶反對的情況下,迅速造謠并推卸責任。
這場爭端的導火索是一項由Allez Labs、Morpho和Yearn合作提出的Polygon改進提案。該提案建議將Polygon PoS跨鏈橋上約13億美元的閑置穩定幣(DAI、USDC和USDT)部署到各種收益策略的借貸協議中,以擴大Polygon PoS和AggLayer的DeFi生態。
提案計劃將DAI兌換成Maker的sUSDS,并將USDC和USDT存入Morpho Vaults賺取收益。Allez Labs負責風險管理,Yearn負責生態激勵計劃,為獲批資產創建Polygon生態Yearn Vault,并利用Morpho市場和sUSDS策略獎勵Vault存款者。
Aave認為該提案存在巨大風險,包括跨鏈橋漏洞風險和利益沖突(提案發起方同時也是主要受益者)。Aave創始人Stani Kulechov還暗示Polygon與三方暗中勾結,并進行了巨額代幣交易,指責Polygon領導層在用戶反對后才假裝不支持該提案。為了保護用戶資產安全,Aave DAO才提出“退出Polygon”的提案。
然而,Polygon反駁稱Aave曾大力游說將跨鏈資金用于Aave部署,并在治理過程中多次會議和活動爭取支持,最終卻因Morpho(Aave的主要競爭對手)的提案獲得更多支持而“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Polygon認為Aave此舉會損害用戶利益,并指責Aave是“壟斷企業”,使用不正當手段制造恐慌。
雙方還就治理形式展開攻擊。Polygon首席執行官Marc Boiron指責Aave使用恐嚇手段,而Stani Kulechov則表示Aave DAO只是為了保護用戶,并強調Aave支持不可變治理。
目前,Allez Labs的提案可能無法通過,Aave是否會退出Polygon仍是未知數(Lido已宣布將逐步關閉Polygon上的質押服務)。這場爭執暴露了DeFi生態中利益沖突和治理挑戰,也引發了對競爭與共生的思考。 撇開雙方言論真偽,Aave和Polygon都在為自身和用戶爭取最大利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DeFi行業中尋求共生,值得深思。
以上就是Polygon 與 Aave 口角背后:只有競爭,沒有共生?的詳細內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