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正受到利率擔憂、現貨比特幣 ETF 凈流出和 Mt. Gox 破產程序的壓力。1 月 23 日,比特幣 (BTC) 價格在 50 多天內首次跌破 39,000 美元。下跌趨勢始于 1 月 11 日,恰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批準現貨比特幣 ETF。在1月23日之前的12天內,17.5%的回調引發了總計期貨BTC合約的清算。
相對于比特幣,美國經濟現在更青睞股市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2024年標志著美元指數的回歸,該指數衡量美元兌一籃子外幣(包括歐元、英鎊和日元)的強弱。在2023年12月28日交投于100.80(5個多月來的最低水平)后,美元勢頭強勁,該指數目前徘徊在103.75附近。這一走勢表明,投資者認為,盡管存在財政問題,但至少相對而言,這種可能性仍然有利于美元。
分析師和經濟學家現在認為,美聯儲在不導致經濟萎縮的情況下遏制通脹的成功戰略的可能性更高。美國1年期預期從2023年12月的3.09%下調至2024年1月的2.43%。與此同時,經濟衰退似乎不在雷達范圍內,因為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的“經濟預測”預計,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1.7%,第二季度將增長2.4%。
根據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從前一周的81%降至47%。此外,投資者現在預計2024年全年只有5次降息,而此前估計為6次。據CNBC報道,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和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即使不再討論加息,他們也不急于降息。
有人可能會爭辯說,標準普爾 500 指數目前接近歷史高點;因此,影響風險資產的外部因素也應該對比特幣有利。然而,股票市場的驅動因素與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大宗商品完全不同。首先,美國最大的500家上市公司總共囤積了2.6萬億美元的現金頭寸,其中一些還產生了股息,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該行業在溫和衰退的情況下充當了避風港。
比特幣的價格反映了現貨ETF的流出和監管壓力的增加
除了被視為一種風險資產外,比特幣還面臨著自己的問題,包括自 1 月 17 日以來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的凈流出總額。
在X社交網絡上的一篇文章中,用戶Capital15C報告說,1月22日,美國上市的ETF持有的比特幣總數降至645,054。雖然 3 個工作日內 1.83 億美元的資金流出量從絕對值來看可能看起來很小,但它與現貨 ETF 推出后的投資者預期相矛盾。
比特幣投資者關注的另一個問題似乎是現已解散的Mt. Gox交易所的破產財產,預計將釋放約142,000個BTC。一些初始付款發生在 2023 年 12 月,但受托人預計將在 2024 年 10 月之前還清債權人。最后,人們不應該放棄負面的監管壓力,尤其是在美國,這可能對比特幣沒有直接意義,但可能會影響穩定幣和交易所。
在1月21日的帖子中,美國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帖子引用了一份報告,聲稱“流氓國家正在使用加密貨幣來逃避制裁并破壞我們的國家安全”。雖然加密貨幣社區急于解釋“法定貨幣是金融犯罪的首選貨幣”,但這恰好是真的,但并沒有減少監管行動的潛在負面結果及其對短期價格的后續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