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目前正對13檔比特幣現貨ETF申請進行審查,包括想將旗下比特幣信托基金GBTC轉換為比特幣現貨ETF的灰度(Grayscale)、貝萊德(BlackRock)、富達(Fidelity)..等一眾資管巨頭。
近期SEC已在和數家發行商密切會晤,并明確要求采納「現金申購/贖回模式」,而非受發行商青睞的實物申購/贖回模式:任何提及實物申購/贖回模式的內容,都必須從申請文件中刪除,并且任何無法在29日前完成文件最終更改的發行商,將不會進入在1月初首批獲準發行的比特幣現貨ETF行列。
分析師:現金申購模式的ETF不會吸引更多機構入場
雖然種種跡象加上SEC也放出積極訊號,讓比特幣現貨ETF在1月初過關的預期再次提升,但其只接受現金申購/贖回模式的規定也引起了分析師們對BTC前景的質疑。
比特幣之國–薩爾瓦多總統的高級顧問Max Keiser昨(27)日就在社交平臺X(原Twitter)上針對女股神Cathie Wood此前接受CNBC采訪時發表的「若比特幣現貨ETF過關,將吸引更多機構入場」這一言論表示反駁,認為木頭姐這觀點是一種誤導,他認為:所有由現金創建的比特幣現貨ETF都只是投資者追蹤BTC價格的代理工具,并不能真正獲得現貨BTC。
對此,彭博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也表示贊同:如果比特幣現貨ETF只能以現金創建,而不是由實物BTC創建,那么大多數的非加密貨幣圈內人士,尤其是管理著33兆美元的傳統金融機構,都不會有什么大動作。事實上他們(機構)更喜歡以此賺取美元,他們只是想要獲得曝光與流量(這確實給了Cathie Wood機會)。
現金創建/贖回 vs 實物創建/贖回差異?
在現金申購模式下,授權參與者(APs)會用現金來創建或贖回比特幣現貨ETF的份額,這意味著授權參與者將向ETF基金提供現金,基金經理用這些現金購買比特幣。
這種模式的影響是,可能增加與現金流動相關的成本和稅務復雜性,由于涉及現金交易,可能會有資本利得稅的問題。此外,現金贖回可能會影響ETF與比特幣實際市場價格之間的追蹤精確度。
不過,若是在實物申購模式下,授權參與者(APs)會用實際的比特幣來創建或贖回比特幣現貨ETF的份額,這意味著授權參與者會將比特幣直接交給ETF,以換取新創建的ETF份額,或者在贖回時,將ETF份額換成相應數量的比特幣。
這種模式的影響是,避免了由于現金交易而產生的稅務問題,并且能更好地保持ETF資產和比特幣市場價格之間的一致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