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加密行業危機重重,以及加密公司有哪些對應的知識點,歐意下載致力于為用戶帶來全面可靠的幣圈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在美國,一場加密行業保衛戰正在打響
近幾周,美國加密行業的紅色警報驟然拉響。
從加強對DeFi市場的監管,到推出面向整個加密行業的稅收政策,美國加密行業遭到了監管部門的強力狙擊,一場加密行業保衛戰由此打響。
一、為什么美國加密行業反對征稅條款?
7月28日,一項旨在改善美國交通、電力和水資源的基礎設施法案草案在參議院辯論的最后一刻,加入了向美國加密行業征稅的條款。根據美國國會聯合稅收委員會估計,聯邦政府通過對加密行業征稅可在十年內籌集280 億美元。
不過由于該法案其嚴格的信息報告制度及立法語言中對納稅對象的廣泛定義,引發了美國業內人士的巨大危機感。
根據該法案的正式立法文本規定,「任何負責定期代表他人提供任何實現數字資產轉移服務的人」被定義為「經紀人」,經紀人需依據美國國稅局規定的1099-B納稅申報表對超過1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交易進行信息報告,并進行繳稅。IRS的1099-B申報表顯示,信息報告要求包括納稅人姓名、詳細住址、電話和客戶的姓名等個人信息,以及有關收款、售賣、盈虧的交易細節描述。
該法案對「經紀人」定義頗為寬泛的措辭,讓行業人士擔憂礦工、節點運營商、錢包開發者等機構也被牽涉進來。 此前,Coinbase等中心化交易所已按國稅局要求進行納稅申報。
「在華盛頓工作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是請愿權的重要性。民主不僅僅是投票。」加密政策倡導非營利機構CoinCenter的執行董事Jerry Brito7月30日發表推文,他是最早在推特發出行動倡議的人之一。
具體而言,美國加密行業業內人士的反對意見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點:
第一,礦工、節點運營商和開發者等當事方不具備收集「客戶」信息的能力,應在經紀人定義中明確排除;
第二,該法案或將強制幾乎與加密貨幣有關的公司都需加強對日常用戶的個人信息監控,實施繁瑣的監控系統或導致這些公司停止美國地區的服務;
更長遠的擔憂在于, 嚴格的信息報告要求將增加加密企業在美國進行項目開發或驗證交易的法律復雜性,由此導致行業創新機構轉移至海外。
二、游說「撬動」華盛頓
由此,針對本次法案的具體表述措辭,美國加密行業領袖與美國國會議員們展開了多個來回的密集游說,以保護美國加密行業的競爭力。
早在該法案的正式立法文本出臺前,草案對征稅條款的措辭可能更糟糕。草案對經紀人的定義中,除有關「提供數字資產轉移服務」等描述外,還有所擴展——明確「包括任何去中心化交易所或點對點市場」。數字商會等游說團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發出警告。
收到一些業內人士的反對后,8月2日,正式立法文本中刪去對于「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或點對點市場」這一措辭,這是加密界游說努力取得進展的第一回合。
但正式立法文本中納稅對象定義廣泛而模糊,美國加密業界危機感仍然強烈。
根據Jerry Brito推特時間線,CoinCenter等政策倡導組織自7月29日起,聯系、游說參議院中可能支持加密界立場的議員。
8月4日,加密人士成功聯結參議院議員,RonWyden、Cynthia Lummis、Pat Toomey三名參議員提交了一項與業界立場一致的修正案。Wyden-Lummis-Toomey修正案對于三類人群進行明確豁免: 分布式賬本網絡的驗證者(也即礦工、質押者和節點運營商等)、硬件和軟件錢包銷售商以及協議開發者。
業內人士并不采納,他們認為立法意圖不具備法律效力,要求法律文本中予以明確豁免。
推特加密社區中很快被「刷屏」——KOL們號召加密圈人士致電國會議員,給議員施壓。數字維權行動團體FightfortheFuture在名為「紅色警報」的帖子中附上了自動給議員致電的渠道和說辭,該網頁得到持續數天的傳播。Coinbase也制作了一鍵給國會議員發送電子郵件的頁面。此外,行業人士號召給CoinCenter等政策游說組織捐款,部分加密企業響應。
參議院投票前留給美國加密業的時間并不多,在一周的時間內密集開展游說,得益于美國頭部加密企業近年在游說方面的重視和布局。
根據華盛頓郵報,目前美國加密貨幣公司有近 60 名注冊說客,五年前僅有一名。跟蹤政策游說花費的無黨派組織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數據顯示,美國加密貨幣公司今年在游說上的花費相比去年也將翻倍。
在游說團體建立方面,2021年4月,Coinbase 與資產管理公司富達、支付公司Square 和投資公司Paradigm聯合成立新的加密政策游說組織「加密創新委員會」。根據紐約時報, Coinbase自2015 年以來在政府游說上已花費超過70 萬美元。
美國加密行業的游說力量此前相對分散,如Coinbase和BIAN之間的利益沖突一直存在。據紐約時報報道,2020年之前,Coinbase一直是美國本土行業協會區塊鏈協會的成員,但在2020年夏天,競爭對手交易所BIAN納入區塊鏈協會后,Coinbase 退出了該組織。此番兩黨基礎設施法案點燃的矛頭,聚集了美國加密業難得一致的游說力量。
Portman的這一輪修改引發加密圈更大一輪「炸鍋」。業內人士指責, 該修正案并未免除協議開發者納稅的可能,同時僅對PoW礦工予以豁免,忽略了其他共識機制網絡的驗證者,本質是美國國會在決定不同類型技術的輸贏。
此消息一出,對此事沉默多日的馬斯克也下場表態:「現在不是在加密貨幣技術中挑選技術贏家或輸家的時候,沒有危機迫使倉促立法。」
8月7日-8日是參議院的投票日。作為兩黨基礎設施法案的替代性版本,Porman等人提出的第2137號修正案在參議院以69-28通過。盡管如此,Portman等人遭到了Wyden、Lummis等另一派的激烈圍攻。
而根據美國參議院特殊的決策流程,包括受到加密界支持的Wyden-Lummis-Toomey修正案等其余修正案需要所有100名參議員都同意,才能通過。
30小時的限期辯論后,兩方終于達成妥協。但由于參議員RichardShelby一人反對,該妥協版本最終未能通過。Sinema-Warner-Portman第2137號替代性修正案被遞交至眾議院,進行審議。
不過目前,部分美國加密界人士并未氣餒,稱在眾議院可從頭開始制定一項全新的修正案,以解決所有擔憂。
三、DeFi監管也在加強
在針對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征稅政策之外,美國監管部門近期也明顯加強了在DeFi領域的重視程度,多次公開場合談及DeFi監管。
先是在今年6月初,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專員Dan Berkovitz在一次論壇演講中突然對DeFi衍生品發難,稱未經許可的DeFi衍生品市場是個壞主意,并不符合《商品交易法》的相關要求。同時,他指出DeFi衍生品項目缺乏市場保障和客戶保護,并將監管的義務、限制和成本強加給其它市場參與者,會形成不公平競爭。
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SEC、CFTC在6月底通過線上會議與Uniswap、dydx等頭部DeFi項目代表進行交流,以 探索 對DeFi市場進行審查。
8月3日,美國SEC主席Gary Gensler出席阿斯彭安全論壇時表示, 任何股票代幣或提供基礎證券敞口的加密代幣都受到證券法的約束,任何提供證券性質代幣服務的DeFi項目都處于SEC監管范圍內。 盡管尚未出臺具體的監管政策,但SEC的這番表態已經明確接下來將加強對DeFi行業的監管。
近日,美國多州監管部門針對加密借貸平臺BlockFi發布禁令,原因在于監管部門將計息的加密貨幣儲蓄產品視為投資合同,因此受《證券法》監管,盡管BlockFi是中心化借貸平臺,但由于類似的固定利率儲蓄產品在DeFi市場也大量存在,CoinDesk專欄作家Preston Byrne認為這些禁令可能是針對DeFi采取類似行動的前兆。
如果美國監管部門按照這些思路進一步推進立法程序,那么許多DEX項目與衍生品項目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并需要按照美國《商品交易法》的要求進行注冊,這可能額會致使許多開發者遭到起訴,同時阻礙DeFi創新的進一步推進。
在頻頻監管的頻頻施壓下,多個DeFi項目方已經做出了應對措施,例如今年7月,去中心化聚合交易平臺ShapeShift宣布關閉公司實體并轉變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以避免與監管機構之間產生的摩擦。
同樣在7月中旬,Uniswap Labs以「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 」為由,在Uniswap交易頁面前端剔除129種合成股票和衍生代幣,以避免潛在的監管風險。
在進行業務調整、采取防御性策略之外,多個DeFi協議也在嘗試推動DeFi政策游說組織的運營,試圖推動更友好監管政策的出臺。
其中代表之一是Uniswap主要負責資助的DeFi教育基金,該組織原名DeFi政治防御基金,于6月通過Uniswap社區投票獲得100萬UNI資助,以從事法律分析、政策倡導、信息傳遞等方面的工作,Uniswap、Aave、Compound等多個龍頭DeFi項目首席法務官也參與該組織的具體運營,從而推動政策制定能夠代表數百萬 DeFi 用戶的利益和立場。
近日,YFI創始人Andre Cronje等人也發起提案為DeFi法律宣傳組織 LeXpunK_DAO資助100萬美元,同時暗示 Curve 和 SushiSwap 也會參與其中,以推動一系列DeFi行業建設性活動,例如推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場文件、為DeFi開發者提供針對監管訴訟的法律辯護、提議「安全港」立法使 DeFi 的關鍵方面合法化。
四、總結
總體而言,美國對加密行業的監管態勢已經愈發明顯,但在加密行業大部分KOL看來, 美國許多監管部門與議員在對加密市場的運作機制并不熟悉的情況下,貿然制定操作難度大、行業傷害性高的政策,并不利于加密行業的發展,也不符合政策制定的目標。
林肯幣12月6號質押幣價會漲還是跌
美聯儲官網公布了11月縮表數額為922.94億美元,這一數值從6月起依然呈現逐步上升之勢,市場看到這一數據后,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尤其是美股開盤直接低開,收盤納指跌幅近2%。貨幣市場的活水對于金融市場影響是直接和巨大的,活水越多,風險資產顯然會更活躍,市值更容易被炒作,活水越少,市場則越低迷。和利率市場一樣,明年大概率會逐步減少縮表額度,速率會呈現出下降之勢,所以對于風險市場的預期來講,依然是正在度過最差的時間,大周期無法改變,忍辱負重等待柳暗花明之日。
英國最終敲定加密貨幣行業監管計劃,英國監管要更廣泛的監管加密貨幣,包括公司運營和廣告,以及從海外向英國市場銷售比特幣的行為限制。英國此舉依然源于FTX的倒閉,為行業注入了監管的急迫性,FTX倒閉還造成了如歐盟和美國等國家監管的高度重視,對于加密監管來說,將會是緊急而優先的事項,一旦監管完成,便是主流機構的大舉殺入之時。
FTX崩盤最大的受益者當屬BIAN,11月交易活動增長30%,而加密行業整體才增長23%,說明BIAN吃掉了大量的存量份額,另外像Coinbase和Kraken等合規交易所均有受益,而小交易所則更加不被信任,這就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最終資本會逐步流向更加靠譜的大型交易所,造成大量交易所被邊緣化最終倒閉,形成賽道份額的確定。
巴西稅務局數據顯示,10月份有4.2萬家巴西公司購買加密貨幣,這是歷史月度最高水平,高于9月份的4萬家,這意味著巴西的公司組織在加密投資中依然蓬勃發展,其實對于南美和非洲很多沒有個人賬戶的國家來說,大量采用加密是當前最佳的金融運作方式,蒼蠅再小也是肉,這些公司雖然購買量不會太大,但勝在數量多,傳播廣,未來才具備更好的預期。
高盛擬斥資數千萬美元收購或投資加密公司,在全球加密倒閉潮和低迷的情況下,高盛看到了收購業務的機會,其依然看好基礎技術在未來的作用。這就是機構視角,他們會站在更高更遠的視角去看待當前的崩潰,對于很多人來說下跌是一種災難,但又何其不是巨大的機會呢?
比特幣挖礦難度下調7.32%,創2021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如果比特幣在這個位置橫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礦工被迫選擇關機,難度應該還會繼續向下平衡。
恐慌25,進入極度恐慌區域,有所加劇。
比特幣:一波回落解掉了4h的背離,屬于正常的回踩走勢,17000已經成為重要的支撐位,短期預計不會輕易跌破,繼續看好后面沖擊18000壓力的行情。
以太坊:依然聯動為主。
APE:啟動質押池,當前已經抵押超過500萬枚,數額還是挺小的,影響不會太大,12月12日才正式開始,近期走勢應該不會太難看。
1INCH:12月30日將會迎來15%的非流通盤解禁,又是一輪巨大的拋壓潮,耐心等機會,這幣目前還沒走出下跌趨勢。
復蘇行情值得繼續期待,回調走勢是健康的,無需過于恐慌。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SAFEIS安全報告:加密史上十大被盜事件梳理及應對策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因為中心化世界的種種弊端而爆發并進而席卷全球,為了消除這些弊端,中本聰創立了比特幣網絡,區塊鏈也因此誕生。
為了提高整個網絡以及交易的安全性,區塊鏈采用分布式節點和密碼學,且所有鏈上的記錄是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最近幾年,區塊鏈獲得長遠發展,形成了龐大的加密生態。
然而,區塊鏈自問世以來,加密貨幣騙局頻發并有愈演愈烈之勢,加密貨幣也無法為用戶的資金提供足夠的安全性。此外,加密貨幣可以匿名轉移,從而導致加密行業的重大攻擊盜竊事件頻發。
下文將梳理剖析加密史上十大加密貨幣盜竊事件,以及防范加密資產被盜的六大實用策略。
1.Mt. Gox 被盜事件
Mt. Gox 被盜事件仍然是 歷史 上最大的加密貨幣盜竊案,在 2011 年至 2014 年期間,有超過 85 萬比特幣被盜。
Mt. Gox 聲稱導致損失的主要原因是源于比特幣網絡中的一個潛在漏洞——交易延展性,交易延展性是通過改變用于產生交易的數字簽名來改變交易的唯一標識符的過程。
2011 年 9 月,MtGox 的賬戶私鑰就已泄露,然而該公司并沒有使用任何審計技術來發現漏洞并預防安全事件的發生。此外,由于 MtGox 定期重復使用已泄露私鑰的比特幣地址,導致被盜資金損失不斷擴大,到 2013 年中,該交易所已被黑客盜取63萬枚比特幣。
許多交易所會同時使用冷錢包和熱錢包來進行資產的存儲和轉移,一旦交易所的服務器被黑,黑客便可以盜取熱錢包里面的加密資產。
2.Linode被盜事件
加密網絡資產托管公司Linode主要業務就是托管比特幣交易所和巨鯨的加密資產,不幸的是,這些被托管的加密資產儲存在熱錢包中,更為不幸的是,Linode 于 2011 年 6 月遭到黑客攻擊。
這導致超過5萬枚比特幣被盜,Linode的客戶損失慘重,其中,Bitcoinia、Bitcoin.cx以及Gavin Andresen分別損失43000枚、3000枚和5000枚比特幣。
3.BitFloor被盜事件
2012 年 5 月,黑客攻擊 BitFloor 并盜竊了24000枚比特幣,這一切源于錢包密鑰備份未加密,才使攻擊者輕而易舉獲得了錢包密鑰,并進而盜取了巨額加密資產。
被盜事件發生后,BitFloor 的創建者 Roman Shtylman 決定關閉交易所。
4.Bitfinex被盜事件
使用多重簽名賬戶并不能完全杜絕安全事件的發生,Bitfinex接近12萬枚巨額比特幣資產被盜事件就證明了這一點。
2022年6月份,2000萬枚OP代幣就是以為不恰當使用多重簽名賬戶而被盜。
5.Coincheck被盜事件
總部位于日本的 Coincheck 在 2018 年 1 月被盜價值 5.3 億美元的 NEM ( XEM ) 代幣。
Coincheck事后透露,由于當時的人員疏忽,黑客能夠輕易訪問他們的系統,且由于資金保存在熱錢包中并且安全措施不足,黑客能夠成功盜取巨額加密資產。
6.KuCoin被盜事件
KuCoin 于 2020 年 9 月宣布,黑客盜取了大量的以太坊 ( ETH)、BTC、萊特幣 ( LTC )、Ripple ( XRP )、Stellar Lumens ( XLM )、Tron ( TRX ) 和 USDT等加密資產。
朝鮮黑客組織 Lazarus Group 被指控為KuCoin被盜事件的始作俑者,這次被盜事件造成了2.75 億美元的資金損失。幸運的是,該交易所收回了約2.7億美元的被盜資產。
7.Poly Network被盜事件
Poly Network被盜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加密貨幣盜竊案之一,2021 年 8 月,一位被稱為“白帽先生”的黑客利用了 DeFi 平臺 Poly Network 網絡中的一個漏洞,成功竊取了Poly Network上價值約 6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
Poly Network被盜事件蹊蹺的是,自被盜事件發生后,“白帽先生”不僅與Poly Network官方保持公開對話,而且還于一周后歸還了所有被盜的加密資產。“白帽先生”因此獲得50萬美元的獎金,并獲得了成為 Poly Network 高級安全官的工作機會。
8.Cream Finance被盜事件
2021 年 10 月,Cream Finance發生安全事件,被黑客盜取價值1.3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這是 Cream Finance 今年發生的第三起加密貨幣盜取事件,黑客在 2021 年 2 月盜取了 3700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在 2021年 8 月盜取了 1900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
本次被盜事件是通過閃電貸攻擊的方式完成的,攻擊者使用 MakerDAO 的 DAI 生成大量 yUSD 代幣,同時還利用 yUSD 價格預言機來完成閃電貸攻擊。
9.BadgerDAO被盜事件
2021 年 12 月,一名黑客成功從DeFi 項目 BadgerDAO 上的多個加密貨幣錢包中竊取資產。
該事件與通過Cloudflare將惡意腳本注入網站用戶界面時的網絡釣魚有關。 黑客利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API) 密鑰竊取了 1.3 億美元的資金。API 密鑰是在 Badger 工程師不知情或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創建的,用于定期將惡意代碼注入其一小部分客戶端。
然而,由于黑客未能及時從Badger提取資金,因此大約 900 萬美元加密資產得以追回。
10.Bitmart被盜事件
2021 年 12 月,Bitmart 的熱錢包遭到黑客攻擊,約 2 億美元加密資產被盜。研究發現,約1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是通過以太坊網絡盜取轉移的,另外接近1億美元是通過BIAN智能鏈網絡盜取轉移的。
此次被盜事件涉及20多種代幣,包括比特幣等主流幣,和相當數量的山寨幣等。
保護加密資產的最佳方法是重視錢包的加密保護和安全的私鑰存放方式,以及對市場上的項目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辨識,避免踏入攻擊者的陷阱。
由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不可逆性,一旦錢包私鑰泄露,加密資產被盜便不可避免并無法追回。
防范加密資產被盜的六大實用策略:
1.使用冷錢包
與熱錢包不同,冷錢包不連接互聯網,因此不會受到網絡攻擊。私鑰存儲在冷錢包中可有有效保護加密資產。
2.使用安全網絡
在交易或進行加密交易時,僅使用安全的網絡,避免使用公共 Wi-Fi 網絡。
3. 資金分散到多個錢包中
雞蛋不要放到同一個籃子中,這句話在金融領域和加密領域都十分受用。
將加密資產分發到不同的多個錢包中,這樣可以在遭受攻擊時,將損失降到最低。
4. 提高個人設備安全性
確保個人設備安裝了最新的安全軟件,以防御新發現的漏洞和網絡攻擊,并且開啟防火墻來提高設備的安全性,以避免黑客通過設備系統安全漏洞來進行攻擊。
5.設置強密碼并定期更改
在談論安全性時,我們不能低估強密碼的重要性。很多人在多個設備、應用程序社交媒體帳戶和加密錢包上使用相同的密碼,這大幅增加了加密資產被盜的幾率。
防止被盜需要錢包賬戶建立一個安全等級較高的強密碼,這個強密碼需要具有獨特性,并養成定期更改的習慣。此外,選擇雙重身份驗證 (2FA) 或多重身份驗證 (MFA) 可以提高安全性。
6. 謹防釣魚攻擊
通過惡意廣告和電子郵件進行的網絡釣魚詐騙在加密貨幣世界中十分猖獗。在進行加密交易時要格外小心,避免點擊任何可疑和未知鏈接。
應當始終檢查核實有關加密投資的相關信息和網站的URL,尤其是這些信息極具誘惑力且不合常理時,比如,項目方官方通過Didcord等渠道私聊信息,當然,項目方Didcord被攻擊的安全事件的頻繁發生,這時的惡意鏈接可能是在公共頻道中而不是私聊界面,這種情況下,多渠道檢查核實有關加密投資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SAFEIS是國際知名的創新型區塊鏈生態安全服務平臺,基于 數據、 智能、網絡安全、圖計算等多種核心技術打造,具有完備的數據處理和精準追溯能 ,服務對象涵蓋全球諸多知名公司和項目。
“讓區塊鏈更安全”是一個光榮使命,我們將踐行光榮使命、續航嶄新征程。
解密加密貨幣第一股Coinbase:風險、機遇和未來展望
2020年2月25日,Coinbase正式向SEC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將其A類普通股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直接上市。本文從區塊鏈行業和加密數字市場發展背景出發,深入分析了Coinbase的業務范圍、收入構成、目標群體、經營績效和盈利能力等因素。最后,本文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將面臨的風險與機遇給予Coinbase未來的展望。
從行業發展看,近幾年來,各國相繼出臺區塊鏈支持政策,疫情也隨之推動了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研發投入;加密貨幣市場規模發展迅猛,體現在去年一年內市值增幅高達293.1%,僅比特幣一支加密貨幣的市值就已經超過了特斯拉、騰訊、阿里巴巴和臉書等知名企業。各機構爭先增持加密貨幣,以推動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牛市。
從公司運營看,Coinbase的業務范圍多元化,以提供在線交易平臺為主,附加提供認購事項和服務和其他業務,有效降低了收入的波動性。Coinbase在2020年首次實現盈利,凈利潤達3.2億美元。在盈利指標方面,Coinbase的ROE和ROA均趕超各大傳統交易所。根據杜邦分析,資產周轉率是ROE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權益乘數處于行業谷底,其他指標基本與三大傳統交易所持平。從資本結構和償債能力看,Coinbase成長能力較強,2020年底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47.35%;資產負債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說明對企業經營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舉債的利息與風險。
從未來發展看,在全球范圍內,Coinbase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法律和法規要求。為此,Coinbase不得不加大在合規方面的投入,以滿足法律和監管要求。另一方面,隨著加密經濟的飛速發展,Coinbase有巨大的機會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和和經營收入,并繼續保持自己在加密行業的龍頭地位。
目錄
1.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數字貨幣第一股登陸納斯達克?
2.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Coinbase上市正當此時
2.1各國相繼出臺區塊鏈支持政策,疫情推動區塊鏈研發投入
2.2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規模迅猛發展,態勢依舊強勁
2.2.1比特幣市值超萬億,穩坐釣魚臺
2.2.2 新冠疫情為燃點,機構爭先助推
3.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Coinbase競爭力分析
3.1 業務范圍多元化,有效降低收入的波動性
3.2 “*****”還是“蜜糖”,Coinbase趁勢而起
3.3 Coinbase關鍵業務指標表現優異
4 生于危難,破繭成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風險與機遇
4.1 從國家范圍到涉獵業務,交易所面臨復雜風險
4.2 現金流充沛,產品推陳出新,交易所未來前景廣闊
1. 數字貨幣交易所上市證券交易所:加密行業的起點還是終點?
2020年2月25日,Coinbase正式向SEC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將其A類普通股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直接上市(股票代碼“COIN”)。Coinbase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其用戶遍布在100多個國家,約有4300萬認證用戶、7000家機構和11.5萬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業務范圍覆蓋了投資、消費、儲蓄、賺取和使用加密貨幣。如若Coinbase成功上市,將成為加密行業的里程碑事件。
在2012年至2020年期間,加密資產的整體市值從不到5億美元增長至7,82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150%。在同一時期,Coinbase的零售用戶從大約1.3萬增加到4,300萬,機構數量從2017年的1,000多家增加到2020年的7,000家。截至2020年12月底,客戶在Coinbase平臺上的總交易量超過4560億美元,并在公司平臺上存儲了價值超過900億美元的資產。目前,Coinbase已成長為加密經濟領域的金融基礎設施和技術的領先供應商。
2. 站在風口的Coinbase:區塊鏈行業和數字貨幣市場快速成長
2.1各國相繼出臺區塊鏈支持政策,疫情推動區塊鏈研發投入
2020年,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不確定性和不信任度的提升,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據中國專利保護協會《2020年區塊鏈領域全球授權專利報告》顯示,從不區分虛擬貨幣、公有鏈和聯盟鏈的口徑來看,截至2020年5月,區塊鏈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共有3924件授權專利。其中美國占39%,韓國占21%,中國占19%。
當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國政府爭先出臺多項文件和政策來促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加強區塊鏈技術的治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將對傳統 社會 生產關系帶來顛覆性的變革,促進全球政治經濟 社會 的發展。中國信通院的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全球24個國家發布了專門針對區塊鏈產業發展及行業監管方面的專項政策或法律法規。歐盟、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墨西哥等國都在積極發展區塊鏈產業,制定了產業總體發展戰略。例如,2019年9月,德國發布其“國家區塊鏈發展戰略”;2019年11月,歐盟委員會宣布針對歐洲人工智能和以區塊鏈為重點的初創公司的新投資計劃;2020年2月,澳大利亞發布《國家區塊鏈發展路線圖》;2020年3月,韓國科學與ICT宣布發起《區塊鏈技術驗證支撐計劃2020》。
2.2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規模迅猛發展,態勢依舊強勁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承擔著交換媒介、價值貯藏與為應用供能等多項功能,是全球加密市場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如今大眾已廣泛認同區塊鏈技術是改變未來的三大風口,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依托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毫無疑問是風口中的暴風眼。
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104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764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3.2%,僅2020年市值就增長了將近5700億美元,增幅高達293.1%,不僅如此,2021年加密市場依舊勢頭高昂,截至2021年3月3日,2021年僅歷經了兩個月零三天,加密市場規模就又擴大了94.5%。
2.2.1比特幣市值超萬億,穩坐釣魚臺
在全球加密市場中,比特幣(BTC)身為創世者,毫無疑問穩坐第一把交椅。比特幣自被中本聰創造以來,市場占有率居高不下,2021年以來比特幣市場占有率基本維持在60%之上, 歷史 最低市場占有率也有33%,在其之后是以太坊(ETH),但以太坊市場占有率僅在10%上下徘徊,目前還遠不能與比特幣抗衡,其他各山寨幣更是如此,互相爭奪比特幣剩下的“蛋糕”,還未有一家市場占有率超過3%。
與此同時,比特幣在近來市場經濟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反而異軍突起。市值在短時間內迅速攀升,甚至在2021年2月19日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
以目前全球上市公司的市值看,突破萬億市值大關的企業僅僅只有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四家高 科技 企業,其中蘋果市值最高,目前已經達到了兩萬億美元。如果將比特幣加入其中,那么其市值已經超過了騰訊、特斯拉、阿里、臉書等知名企業。更令人震驚的是,比特幣成為“萬億俱樂部成員”的速度:達到一萬億美元的市值,蘋果用了42年的時間,亞馬遜用了24年,谷歌用了21年,而比特幣僅僅只用了12年。
比特幣較全球主要大類資產收益率遙遙領先,2020年高達301.46%。從市場收益率上看,在過去的一年里,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收益率為16.26%,被市場追捧的黃金為僅僅為25%,可以說比特幣在2020年的表現已遠超過了其他所有的大類資產。
2.2.2 新冠疫情為燃點,機構爭先助推
2020年,全球經歷了百年未見的“大流行”和“負油價” 等黑天鵝事件,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各國采取季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高通脹、低增長的經濟環境下,為了規避名義本金的受損,以及追求更高收益的需要,投資者囤積現金的需求自然演變成對黃金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需求,由此帶動了以比特幣為頭牛的加密市場牛市。
據Bitcoin Treasuries數據,截至2020年末,全球已有15家上市公司自行購入并持有比特幣超過10萬枚,其中12家位于美國或加拿大。2021年2月世界首富特斯拉之父埃隆·馬斯克更是在比特幣市場下注15億美元,美國經紀商WedBush預測,未來12-18個月將有近5%的上市公司效仿特斯拉的投資多元化策略,加入比特幣投資浪潮。
3. 另類金融市場交易所:Coinbase有多強?
3.1 業務范圍多元化,有效降低收入的波動性
眾所周知,獲取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利用部署復雜強大的計算機,通過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來挖掘比特幣,或者在交易所購買比特幣。前者的成本高得離譜,需要大量的技術知識,而后者只需要在上述交易所開一個賬戶即可,其中Coinbase就是此類交易所中的佼佼者。
Coinbase的主營業務是提供在線交易平臺,允許買家和賣家相遇并以合適的價格進行投資,花費,發送和接收,存儲,保存,抵押,借貸以及出借,分發,構建,支付以及更廣泛地使用加密資產進行訪問和交易。其收入構成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交易收入,認購事項及服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交易收入包括從平臺上發生的交易費中的凈收入。公司對加密貨幣的購買和銷售收取約0.50%的費用,不過這個費率會根據市場情況而變化。從2019年中到2020年底,交易服務收入從23535萬美元上升至109617萬美元,漲幅366%。交易服務收入是營業收入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約占比86%。
認購事項及服務收入包括存儲(Store)、抵押(Stake)、分發(Distribute)和構建(Build)。 這些收入是使用利息法計算的,利息收入取決于托管法定資金的余額和當前的利率環境。認購事項及服務收入約占總營業收入的4%。從2019年到2020年,該項收入漲幅約355%。
其他業務收入包括出售加密資產收入。公司定期會使用自己的加密資產來完成客戶交易。在一些小額訂單出售給客戶之前,公司對這些訂單中的加密資產進行保管和控制,并在處理銷售的時間點記錄收入。公司將銷售的總價值記錄為收入,并將加密資產的成本記錄在其他運營費用中。其他收入還包括通過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專賺取的利息收入。這類收入約占總收入的11%,在過去一年內上升329%。
在用戶群體上,Coinbase擁有目標收入群體大約4300萬零售用戶,7000個機構用戶和115000個生態系統合作伙伴。這些客戶遍布各大洲,并遍布100多個國家。其中,公司的零售用戶遍布各個地域和年齡段,這表明Coinbase作為加密經濟的提供者已經收到了廣泛的接受。截至2020年末,Coinbase擁有超過4300萬零售用戶,有280萬為月交易用戶,比截至2019年末增加約180%。
此外,Coinbase的機構客戶包括對沖基金,主要交易公司,小型和大型金融機構,家族企業,以及最近尋求將一部分投資組合分配給加密資產的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平臺上已有7,000個機構客戶。例如,創新的投資管理公司One River Asset Management。
在生態合作伙伴上,Coinbase正在尋找可構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或通過Coinbase平臺分發這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例如:構建新的區塊鏈協議和利用區塊鏈協議的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這些協議上新令牌的創建者;在接受這些代幣作為其業務的新付款方式時看到了商業價值的商戶合作伙伴;使用Coinbase Analytics技術來監視區塊鏈交易的各種用例(例如合規性)的組織和金融機構。另外,公司在DeFi協議上的合作伙伴包括Compound。
3.2 “*****”還是“蜜糖”,Coinbase趁勢而起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形勢越發低迷,人們將焦點轉向加密貨幣行業,加密貨幣爭先面世,帶動了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業務發展。Coinbase的營業收入從2019年下半年度的18.20億元,迅速暴漲至2020年下半年的56.66億元,復合半年增長率高達76.44%。Coinbase營業收入規模目前尚未可以與傳統交易所巨頭一較上下,但差距在迅速縮縮小,2020年下半年僅與香港交易所相差21.68億元。同時COINBASE增長潛力巨大:在2020年,其他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洲際交易所等)營收水平紛紛有所下滑,Coinbase卻一騎絕塵,營收半年增長至年初的2.12倍。
在凈利潤方面,隨著加密數字貨幣的大放異彩,各大加密市場交易所交易量迅速攀升,Coinbase在2020年首次實現盈利,并且從上半年的0.45億元迅速增長262.48%至年末的1.65億元,香港交易所、洲際交易所2020年半年僅增長了2.57%、-35.86%。
從凈資產收益率(ROE)和總資產收益率(ROA)上看,Coinbase交易所在2020年下半年ROE與ROA均趕超了各大傳統交易所,ROA甚至分別是香港交易所、洲際交易所的2.50倍、3.51倍,這主要是由于2020年疫情與“黑天鵝”等重大事件的發生,各大傳統交易所損失慘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Coinbase等交易所反而借著東風,成為了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根據杜邦分析進一步分解,除資產周轉率與權益乘數外,其他指標基本與三大傳統交易所持平。資產周轉率是ROE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20年Coinbase資產周轉率為0.31,而香港交易所、洲際交易所分為僅為0.06與0.05,倫敦證券交易所甚至為0。Coinbase作為虛擬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相較于其他三大傳統交易所,虛擬市場特有的技術特性與應用場景,使得Coinbase的交易程序更為簡單,生產經營更為快捷,能夠用較少的資源獲取更大的收入。
Coinbase權益乘數處于行業谷底,僅為3.19,而三大傳統交易所中權益乘數最低的洲際交易所也有6,是Coinbase的1.88倍。Coinbase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占比重比較大,說明借入資金很少,財務風險不大,這可能與Coinbase剛剛入市有關。
從資本結構與償債能力來看,三大傳統交易所的資產負債率均在80%之上,倫敦證券交易所近年來資產負債率甚至達到了99%之上。而根據Coinbase年報與招股說明書披露,Coinbase的資產負債率雖然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9年年末的55.61%上升至2020年年末的73.94%,與三大傳統交易所還有較大差距。但Coinbase目前發展趨勢較為 健康 ,趨漲的資產負債率說明Coinbase對企業經營很有信心,有能力承擔向銀行舉債的利息成本與風險。
此外,Coinbase成長能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2020年上半年與年末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710.87%、1247.35%。而其他三大傳統交易所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成長空間較小,老牌倫敦證券交易所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甚至為-13.13%與-8.13%。
3.3 Coinbase關鍵業務指標表現優異
除財務業績外,公司還使用驗證用戶、每月交易用戶(MTU)、平臺上的資產、交易量和非GAAP財務指標等業務指標來評估業務,衡量績效,確定影響公司業務的趨勢以及做出戰略決策。驗證用戶代表對平臺表現出興趣的用戶。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的所有季度,經過驗證的用戶均比上一季度有所增加。其中于2018年中啟動的零售電子錢包應用程序,到2020年12月31日止的年增長已超過200萬用戶。
MTU代表了公司主動和被動的零售用戶交易基礎,并在平臺上反映了收入機會。MTU推動零售交易量的增長,并包括與之互動的零售用戶基于交易的產品,例如投資,支出,發送和接收,投資和分配。MTU在 歷史 上一直與比特幣的價格和加密資產的波動性相關。
平臺上的資產是對平臺持有的總價值規模的度量,反映平臺的可信賴性質和獲利機會。該指標受市場因素影響,例如,由于加密資產價格(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為主)從2017年的高位下跌,因此平臺資產在2018年有所下降。在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之間,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分別下跌了約74%和82 %,加密資產總市值下降了80%。在同一時期,平臺上的資產減少了73%。盡管存在短期波動,但由于加密貨幣的價格,數量和類型的增長,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和2020年,平臺上的資產在較長時期內分別從70億美元增至170億美元至900億美元。
交易量表示資產的交易數量與執行交易時的交易價格的乘積,由于交易活動直接影響交易收入,所以衡量標準反映了公司訂單簿上的流動性,交易狀況以及加密貨幣經濟的潛在增長。與機構交易量相比,零售交易量受比特幣價格和加密資產波動性的影響更大,并且機構的交易量在一段時間內波動較小。隨著機構交易的增加,擴大了平臺支持的加密資產的數量和類型,并且加密資產的效用也擴大了,預計比特幣價格,加密資產波動性和交易量之間的相關性將會降低。
非GAAP財務指標指調整后的EBITDA,即調整后的EBITDA定義為凈收入(虧損),進行調整以排除利息費用,所得稅(收益)準備金,折舊和攤銷,基于股票的補償費用,商譽減值,收購的無形資產和加密資產,重組費用,減去再次發生的收購相關的補償費用,未實現的外匯損益,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調整以及非經常性法律準備金和相關成本。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調整EBITDA與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比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交易收入增加。
目前,Coinbase在品牌影響力、用戶信任、合規和產品體驗等方面優勢明顯。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后端技術平臺,以支持全球的加密資產市場的實時不間斷需求。通過與全球監管機構合作制定政策,公司在監管合規性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并開創了業界領先的安全實踐,以保護加密資產。公司將零售用戶,機構和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吸引到平臺上,創建了一個強大的飛輪:零售用戶和機構存儲資產并提高流動性,使公司能夠擴展并提供和推出新的、創新的加密資產,從而吸引更多新客戶的加入。公司的規模和領導地位吸引了生態系統合作伙伴與我們全球數百萬的客戶建立聯系,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平臺的價值。
4 生于危難,破繭成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風險與機遇
4.1 從國家范圍到涉獵業務,交易所面臨復雜風險
由于展開全球業務,Coinbase受到美國聯邦,州,地方和外國政府以及監管機構制定的各種法律和法規的監管。在全球范圍內,Coinbase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法律和法規要求,這些要求涉及偵查和預防打擊恐怖分子籌資,反洗錢,欺詐和其他非法活動,競爭法規,經濟和貿易制裁,隱私,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性和數據保護。這些法律,法規和規則(及其解釋)經常變化并且數量不斷增加。
洗錢和恐怖融資是所有加密貨幣交易所共同面臨的危機。Coinbase受制于各種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律,包括美國的BSA和國外類似的法律和法規。Coinbase已經實施了一項合規計劃,旨在防止平臺被用于在國家或與個人或實體(包括在OFAC和等效的外國當局頒布的指定名單中)中進行洗錢,恐怖分子融資和其他非法活動。合規計劃包括政策,程序,報告協議和內部控制,旨在滿足法律和法規要求,并協助管理與洗錢和恐怖分子融資有關的風險。反洗錢法規在不斷發展,并隨司法管轄區的不同而不同。公司會持續監控對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規以及行業標準的遵守情況,并根據最新的法律要求實施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
4.2 現金流充沛,產品推陳出新,交易所未來前景廣闊
Coinbase經營的市場擁有最深的流動性池和網絡效應之一,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來交換廣泛的加密資產。零售和機構活動的良好結合為公司提供了深厚的流動性,突顯了平臺上客戶之間的協同關系和網絡效應。流動性帶來流動性,隨著繼續擴大支持的加密資產的范圍并吸引新客戶到公司的平臺,這種優勢將加深。
Coinbase隨著加密經濟的發展而增長。強大的動力驅使幾乎所有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的在線交換。更重要的是,Coinbase有巨大的機會增加客戶數量:包括增加用戶對產品的采用和參與度、擴大并加快零售用戶的覆蓋范圍、擴大機構覆蓋面和支持、發展良好的生態系統關系、增加付款方式和國際擴張等;增加平臺上加密資產的深度和廣度:包括擴展對數字貨幣和加密資產的支持、支持交易所的區塊鏈協議功能和標記新資產;以及推出新的創新產品來積極推動業務發展,即為加密經濟構建任何已有的和更多尚待創建的金融和非金融產品。
#比特幣[超話]# #歐意OKEx# #數字貨幣#
加密貨幣在2022年發生了什么?
從俄烏戰爭中用于救濟到行業動蕩的爆發, 2022 年是數字資產領域又一個多事之年。
Crypto 年度時刻
如果你讓一位路人來總結 2022 年的加密貨幣市場,他們很有可能會告訴你 2022 年是區塊鏈技術消亡的一年。
在 Twitter Crypto 空間里,成千上萬名因去年牛市而來的投資者發誓,隨著他們“酒醒”,他們將在 2022 年永遠離開這個市場。
但是,對于那些選擇留下的人來說,今年并不是平靜的一年。當然,由于加密市場損失了 2 萬億美元的市值,所有代幣價值暴跌,但仍有許多重大事件讓我們開心,或者,至少有事可做。
與以往的熊市一樣,今年的一些標志性事件也成為了最具災難性的事件。很少有人會辯解 2022 年不是加密貨幣行業最坎坷的年份之一。我們目睹了價值百億美元的 Terra、三箭資本和 FTX 相隔僅幾個月連番倒下。投資者遭受了驚人的損失,感覺這個行業倒退了很多年。
盡管如此, 2022 年還是給了我們一些積極的發展。雖然 ETH 的價格表現不佳,但以太坊今年表現不錯,因為“合并”終于完成。我們還看到一些國家在戰爭、受制裁和法幣通脹飆升的背景下承認了加密貨幣的潛力。
2022 年是加密貨幣有史以來最動蕩的年份之一,但行業幸存了下來。在這個注定艱難的熊市期間,生態系統能否渡過難關,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不過,就目前而言, 2022 年對于加密生態系統來說,即使是艱難的一年,但也是令人難忘的一年。
我們盤點了本年度的 10 個最重要的時刻。
加拿大凍結自由車隊資金
2022 年的第一場重大加密事件并沒有發生在鏈上,甚至也沒有發生在網上,而是發生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1 月 22 日,數百名加拿大卡車司機從全國各地出發,開始聚集在國會山,抗議政府出臺的新冠疫苗接種強制令。政府拒絕與他們談判,于是所謂的“自由車隊”控制了街道。由于車隊的規模龐大,導致執法部門難以驅散抗議者。
2 月 14 日,為了應對抗議和封堵活動,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啟動了能夠短暫賦予政府額外權力的《緊急情況法》,命令加拿大金融機構凍結抗議者以及任何通過捐款支持他們的人的銀行賬戶——以削減他們的資金。然而,抗議者并沒有被嚇倒,而是轉而使用加密貨幣,這導致加拿大當局將至少 34 個與“自由車隊”相關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列入了黑名單。此后不久,一支聯合警察部隊將卡車司機強行趕出街頭,到 2 月 20 日,渥太華市區已完全清場。
對于加密貨幣行業來說,渥太華的抗議表明,即使是西方民主國家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利用其金融部門對付本國公民。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的使命脫穎而出。加密愛好者指出,比特幣提供了一種無需許可、抗審查的全球支付系統。盡管存在許多缺點,但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保證:你的錢真的是你自己的,沒有人可以阻止你使用它。正如 Arthur Hayes 在博客中所寫的:如果你完全依賴傳統銀行業,“你可能認為你的凈資產為 100 美元,但如果銀行或政府出于某種原因決定你不能再訪問數字網絡,你的凈資產將變為 0 美元。 ”
烏克蘭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捐贈
俄羅斯-烏克蘭沖突今年對全球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也包括加密貨幣。在這場戰爭中,加密貨幣成為了焦點。
在沖突剛剛爆發的幾天內,烏克蘭政府的官方 Twitter 帳戶發布了一個帖子,其中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的錢包地址,希望捐款者可以捐贈 BTC 和 ETH。這條推文一經發出,便立馬引發了混亂,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警告人們該 Twitter 帳戶可能已被黑客入侵。
然而,烏克蘭政府的數字化轉型部隨即確認 Twitter 并未被盜,該帖子也是正確的,因為他們確實希望通過接受加密貨幣捐款來為戰爭救濟工作提供資金。
隨后,捐款如潮水般涌入,烏克蘭政府在三天內籌集了價值超過 3000 萬美元的 BTC、ETH、DOT 和其他數字資產。甚至有人捐了一個 CryptoPunk NFT。
最初的捐款活動只是政府在危機時期擁抱加密貨幣的歷史性舉措之一。3 月 26 日,烏克蘭數字化轉型部還推出了 NFT 博物館,出售記錄戰爭事件的 NFT,以此來籌集更多的資金。
在這個年度時刻中,加密貨幣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地展示了“無國界”的力量。烏克蘭對捐贈使用加密貨幣的要求是世界首創,但可以肯定地說,在未來,我們也將來會看到其他國家采用加密貨幣。
感謝您閱讀本篇對加密行業危機重重的詳細介紹,如果你對加密公司有哪些還不夠了解,想進一步學習關于加密行業危機重重的知識,可以在本站首頁搜索你想知道的!
1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