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以太坊的諸侯割據,Solana 生態規模較小但是行動力更強,在 FTX 崩潰后,Solana 依靠高性能、強營銷和各類硬件產品鳳凰涅槃,順利二次翻紅。
具體而言,高性能指的是 Firedancer 升級,強營銷是 Meme 季,而硬件是各類 Web3 手機,但是這些還不夠,Solana Foundation 主席 Lily Liu 提出的 PayFi 也成為熱點話題,雖然 7 月份的熱點 10 月才寫有些過時,但從長期來看,整個 Web3 行業轉向鏈下和真實消費場景已成大局。
“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擁有我,我擁有你。”
本文不是為 Solana 而做的歌,而是為 Web3 出路探索譜的曲。
加密錢包的意難平:PayFi 的先聲
在給出 Lily Liu 對 PayFi 的定義前,我們先談論下 Web3 錢包,在 2022 年到 2023 年,隨著智能合約錢包、賬戶抽象(AA)和交易所的流量焦慮,一眾 Web3 錢包迎來了繼 2017-2021 土狗時代的的第二個高峰期。
從交易所的視角看,錢包是人們和鏈上交互的主要入口,之后的流量會從此流入和流出,甚至具備取代 CEX 的可能性,其次,在以太坊 L2 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現狀下,多鏈時代錢包一定是聚合流動性的主陣地。
但是,2024 年的錢包生態并不引人注目,OKX 的內置 Web3 錢包已經算是佼佼者,但更多情況下并未成為獨立產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 Web3 錢包空有流量,而無交易閉環機制,即錢包無法解決盈利問題,如果要收手續費,用戶會直接打開桌面端產品,能少交一道手續費何樂而不為?
而從更“路徑依賴”的角度看,加密錢包的問題在于對交易特性的過度追求,請注意,這和上述的盈利難題并不沖突,加密錢包的核心產品特性在于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鏈上交易特性支持,從接入更多的鏈,到更具競價排名特色的 dApp 推薦機制,莫不如是。
而用戶的資金,并不如同支付寶一樣,放在加密錢包之內,非托管機制買得了安心,但是換不來用戶的真心,一句話,加密錢包和 Web2 錢包毫無相關性,既不管錢,也不理財。
以上就是PayFi:加密貨幣的非交易化,為 Web3 出路探索譜曲的詳細內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