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7日,高盛歷史上的傳奇總裁約翰.L.文伯格去世了。一個星期之后,《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他的訃告。在8月7日之前,文伯格是人間的傳奇;現在,他將在天堂里繼續享有傳奇。
在華爾街的歷史上,文伯格家族是最后一個傳奇家族;很難想象,在瞬息萬變的20世紀,居然有一個家族能夠連續三代在高盛這樣偉大的投資銀行里占據決策者的位置,成為繼Goldman和Sachs家族之后,高盛的第三個主導家族。約翰.L.文伯格先生的父親在1929年經濟危機之后的一天敲響了高盛公司的大門,怯生生地請求一個清潔工的職位——傳奇就這樣開始了。這位年輕的清潔工最終成為高盛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時代,親手完成了福特汽車公司的IPO,這次IPO使得高盛終于從默默無聞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屹立于華爾街群星之列。
然而,直到約翰.L.文伯格繼任總裁為止,高盛只是一家不錯的投資銀行,不是一家可以與摩根士丹利、所羅門兄弟或美林并列的金融巨人。約翰.L.文伯格在他近二十年的決策生涯中,成功的把這些競爭對手依次踩在了腳下。他果斷地引進了日本三菱銀行的投資,從而解決了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強化了高盛的全球網絡,使它在新興市場國家的地位更加重要;保持了高盛歷史悠久的嚴謹務實的合伙人文化,與其他投資銀行的飛揚跋扈形成了鮮明對比;最后,他又見證了高盛公司自己的IPO,這是華爾街大型投資銀行的最后一次IPO。約翰.L.文伯格接手的是一個不錯的高盛,他留下的是一個不可戰勝的高盛。
這一切豈不令人印象深刻,永遠難忘?
但是,文伯格先生大概不希望別人對自己、對文伯格家族過分矚目。他更希望人們對高盛矚目,對這個偉大的團隊矚目。文伯格先生的兒子約翰.S.文伯格現在擔任著高盛投資銀行部門的聯合首席執行官,作為這個傳奇家族的第三代繼承人,他的業績足以令父親和祖父的在天之靈驕傲。但是,我知道約翰.S.文伯格也不會夸耀自己的功績,或者家族的榮耀;恰恰相反,他會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微笑著對新來的員工們說:“在高盛,我們從來不說‘我’;我們只說‘我們’。”
“我們”——一個如此簡單的詞匯,令高盛變得如此偉大。對于驕傲的銀行家來說,把“我”變成“我們”是極端艱難的,甚至比把黃沙煉成金子還艱難。因為沒有“我們”,雷曼兄弟公司的董事展開了一連串宮廷斗爭,最后賣掉了這個偉大的牌子,也賣掉了雷曼家族的歷史遺產;因為沒有“我們”,摩根士丹利在過去7年里內訌不休,優秀的銀行家紛紛出走,留下了一個瘡痍滿目的帝國;因為沒有“我們”,花旗集團至今還無法成為真正的金融巨無霸,它的投資銀行部門(所羅門美邦)始終是一個半死不活的累贅。高盛的全部力量都包含在這個簡單而艱難的詞匯中,它冷眼看著自己的競爭對手自毀長城,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
約翰.L.文伯格是一位幸運的銀行家,雖然經常超負荷地工作,但他還是得以安度晚年,沒有像另一位高盛總裁列維一樣倒在工作崗位上。列維在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情況下堅持工作,最后死于紐約港務局的一次融資聽證會。高盛從來不缺乏這樣拼命工作的銀行家,他們即使已經積累了足夠的金錢和榮耀,也不會放棄工作。華爾街應該為這樣的銀行家而自豪。
在北歐的神話中,存在一個名叫“瓦爾基里”的神殿;死去的英雄們會在眾神的簇擁下進入這個神殿,在那里,他們每天都要戰斗,死去,然后復活,享受英雄的榮光。我想,天堂中或許存在另一個神殿,一個為華爾街的英雄人物準備的神殿;死去的銀行家們會在他們前輩的簇擁下進入這個神殿,在那里,他們每天都要籌備IPO,散發研究報告,組織承銷團,舉行路演,直到交易最后完成。約翰.L.文伯格先生一定會喜歡這樣的生活。在那里,他會與羅斯柴爾德、J.P.摩根、羅伯特.雷曼以及他的父親老文伯格一起戰斗,無論是作為敵人,還是作為朋友。
摩根銀行原名紐約摩根擔保信托公司,是1959年4月20日由兩家商業銀行合并而成的,一家也稱為J.P.摩根公司,一家是紐約擔保信托公司。
組成紐約摩根擔保信托公司的J.P.摩根公司建于1860年,以J·皮爾龐特·摩根名字命名。創建之初,該公司只是一家個人經營的辦事處,專門買賣外匯。而后業務不斷發展。
1864年更名達布尼·摩根公司,1871年改稱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1895年改為J.P.摩根公司。該公司從早期開始,就同美國金融界發生的歷史事件有著密切關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包攬美國對西歐的金融業務,大發其財。根據1933年銀行法,摩根公司改為商業銀行,把原來經營的投資銀行業務交付給摩根斯坦利。1940年以后,摩根公司由合伙公司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并開始經營信托業務。
紐約擔保信托公司建于1864年,1896年改名為紐約擔保信托公司。1910年合并莫頓信托公司和第五大道信托公司,1912年合并標準信托公司,1929年合并商業銀行。
二戰以后美國銀行界的競爭日趨劇烈。摩根公司同紐約擔保信托公司合并為紐約摩根擔保信托公司就加強了實力,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競爭。
60年代末期,作為紐約摩根擔保信托公司即摩根銀行的持股公司――J.P.摩根公司建立之后,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為了適應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變化,該公司先后建立了一些新的附屬機構,其中包括1971年建立1.76年更名的摩根社會發展公司,1981年建立的摩根期貨公司,1986年建立的J.P.摩根證券公司等。
大通曼哈頓公司于1799年由為紐約市供水的曼哈頓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為全國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領先者,并在六年之中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
進入90年代以來,伴隨著信息的浪潮,公司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如推出網上銀行、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的信用卡服務等等。銀行的業務已遍布全球,但公司仍始終本著真誠、公正與公平的原則,為全球千千萬萬個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J.P.摩根公司早先作為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 Pierpont 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團是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集團,其亞洲業務均以怡富名義運作,而怡富證券則是于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該地區首家投資銀行集團。
合并后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
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
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并購咨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2004年,摩根大通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把芝加哥第一銀行的行政總裁Jamie Dimon委任為營運總裁,成為現行政總裁的接班人。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十二,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八。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
2004年6月14日,美聯儲發表聲明,批準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與美國第一銀行的兼并方案。合并后的新摩根大通銀行資產總額達1.12萬億美元,一舉超過美洲銀行,與1.19萬億美元資產的第一大銀行花旗僅一步之遙,而且業務也將從紐約擴展到整個中西部,成為了繼花旗之后第二家真正跨地區的銀行。 進軍中國
摩根大通在中國市場的悠久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1909年,JP摩根擔任湖廣鐵路債券的承銷商。1920年代,大通銀行在上海和天津開設了辦事處,為當地及外國機構提供金融服務。
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系始于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并于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摩根大通在香港有30年歷史,多次被評為香港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在執行香港復雜上市發行方面具有廣泛的經驗。
1999年11月,摩根大通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成功發行香港盈富基金。摩根大通在此次金額為43億美元的交易中作用舉足輕重,接獲機構需求量為承銷團之首,占機構投資者訂單總量的32%,零售訂單的6.4%。摩根大通自1987年起即開始在中國投資及開展投資銀行業務,主承銷過許多國企發行項目,包括多起H股重組上市項目:華能國際電力、安徽海螺、成渝高速等,B股有內蒙古伊泰煤礦等,以及N股:華能國際電力。
2008年5月,摩根大通在中國財政部10億美元的10年期債券發行中擔任聯席牽頭行及薄記行。此前,還為財政部1億美元世紀債券和5億美元7年期全球債券擔任過主承銷。摩根大通于2000年為華能國際收購山東華能擔任財務顧問。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準,取得了QFⅡ資格。這是摩根大通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又一重要步驟。摩根大通旗下的基金公司摩根富林明與上海國投簽署協議,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摩根大通作為商業銀行取得了經營人民幣業務和外匯兌換牌照,這為其在中國境內開展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各項業務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2011年6月,摩根大通和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的合資證券公司—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一創摩根)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一創摩根將憑借該許可在國內開展證券市場業務。
2010年12月,中國證監會批準組建一創摩根,其中第一創業持股66.7%,摩根大通持股33.3%。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從事國內股票與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業務。
分支機構
至2012年,總部位于北京的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擁有7家分行,分別是北京分行、上海分行、天津分行、廣州分行、成都分行、哈爾濱分行和蘇州分行。
亞太三甲
投行業務亞太三甲,一段時間以來,摩根大通在中國并不很受關注,無論是商業銀行業務還是投資銀行業務,盡管它是美國第二大金融機構,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典范。原因何在?
摩根大通的商業銀行業務主要是批發銀行業務,很少做零售銀行業務。因為在其經營哲學中,做批發業務更有利于管理。摩根大通在中國也秉承這個原則,因此并沒有受到公眾的重視。
從投資銀行業務來說,2000年9月合并以前的JP摩根和大通曼哈頓都是商業銀行,盡管JP摩根已經得到美國證監會的特批,可以從事證券業務。合并后的摩根大通的投資銀行業務幾乎是從零起步,在中國更是如此。
經過3年的努力,摩根大通的投行業務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在全球投資銀行中,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交易量都取得了前五名的成績,在亞太地區更是進入三甲,在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已經拔得頭籌。
僅僅在10月份,摩根大通就在中國內地市場做成了六項業務:
在中國政府海外發行的合計15億美元的國債中,摩根大通是全球聯席賬簿管理人之一;
中國電信在以近800億人民幣從母公司收購六省市網絡資產的項目中,摩根大通是獨立財務顧問;
中海油簽署了收購澳大利亞的Gorgon項目,估計金額3億美元。摩根大通是財務顧問之一;
中信國際金融發行的1.8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全球聯席協調人;
中旅國際投資發行的1.5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獨立全球協調人;
在摩托羅拉對中興通信芯片廠的收購中,摩根大通擔任摩托羅拉的財務顧問。
人才戰略
招攬高級人才,摩根大通以中國市場為戰略性發展重點,有超過1/3的亞洲員工派駐在大中華地區。摩根大通加大了中國區的力量,從其他機構挖來了幾位在業內頗有影響的投行人才。
摩根大通秉承著全球一盤棋的策略,利用綜合性金融控股的優勢,在全球每一個地方都全方位地開展業務。 摩根大通抵押貸款部門最新裁員1800人
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2013年6月7日宣布全國范圍內削減抵押貸款部門約1800個工作機會。其中兩個地區裁員最為嚴重,分別是紐約艾爾比奧(Albion),位于此地的整個呼叫中心被關停,和佛羅里達坦帕(Tampa),摩根大通銀行本欲在此實現業績增長。 據業內相關人士2014年3月19日透露,摩根大通(JPMorgan)即將向瑞士能源貿易公司–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 Energy Group Ltd)出售旗下商品交易業務。
今年2月兩位前高盛高管曾向外媒透露,摩科瑞能源已在和摩根大通高層洽談購買摩根大通旗下的商品交易業務部門,該部門曾是華爾街最強大的石油及金屬部門之一。
目前整個協議的條款還不明確,但根據此前摩根大通在去年10月向潛在買家提供的報告顯示,該商品交易業務部門總價值大約在33億美元。
摩根大通周三拒絕對此事作出評論,專業人士稱摩科瑞能源不會馬上就達成協議。
由于日益增強的監管和政治壓力,2013年摩根大通正式決定出售旗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實物商品部門,以便在核心業務上集中精力。
Tbit是一個服務于全球專業交易用戶的創新性數字金融服務平臺,由波場前高管Steven與新加坡衍生品科學家Raoul Fried聯合區塊鏈行業精英于2021年2月共同創立的,注冊地位于塞舌爾。
憑借成熟的生態打法及專業的衍生品研發能力,Tbit快速發展成為了全球主流的衍生品交易平臺。目前已支持十余種主流幣的衍生品交易,并且在全球5個國家和地區設置了運營機構,在技術、產品、服務、風控等方面已形成強大的體系,現已支持中文及英文兩大語種版本。平臺將圍繞加密資產交易構建一個完整的交易生態,致力于為全球加密資產愛好者提供安全、易用、極致體驗的去中心化加密資產交易服務。
Tbit交易所是一家創立不久的交易所,其交易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因為目前該交易所還在發展初期,有很多問題都還來不及暴露,對于這種剛創立不久的交易所,我們至少應該先觀察一段時間,在確定它的各方面都沒有什么問題之后再去交易,不然一旦交易所跑路,我們的資金是很難追回的。
相關特征
1特色功能創新業界第一
獨立倉位機制、預設止盈止損、全倉逐倉、反向開單、一鍵平倉等功能齊全操作簡單,合約體驗業界第。
2全球首創福利金模式
Tit首席衍生品科學家Reoul Fried,基 于“非合作博弈均街理論推出的新型衍生品工具,參與交易即可獲得USDT福利金額度,單倉盈利或單倉虧損達到一定條件即可解鎖JSDT福利金,福利金可直接提現。Tbit設計研發的福利金具備雙重保護交易機制,有效的打破了交易的“安全、風險、收益”不可能三角,最終幫助交易者實現收益最大化。
3支持15個主流合約交易對,價格公允
Tbit秉承不插針不作惡價格公允的經營理念,專注提供全球15個共識強 流動性佳的主流幣種的行生品交易服務。力爭打造一個公平自由, 體驗流暢的全球化行生品交易平臺。
4自研技術獨立部署,資金安全有保障
自主研發全球獨立部署,自建冷熱錢包體系、多簽私鑰、分布式存儲、避免了共享服務帶來的一切影響、全方位保障用戶資金安全。
5真實撮合,拒絕對賭,收益永久可提現
100%撮合交易,拒絕對賭模式,全方位保護用戶權益確保每一分收益隨 時可提現。只有每分都撮合, 收益才有保障,收益才能安全提現。
6核心團隊大咖云集實力雄厚
Toit是由前波場高管Steven,新加坡衍生品科學家Raoul Fried于2021年聯合創立的加密資產交易平臺。百人團隊規模,區塊鏈行業精英資深從 業者云集。平臺將圍繞加密資產交易構建一個完整的交易生態, 致力于為全球加密資產愛好者提供安全,易用極致體驗的去中心化加密資產交易服務。
7美國塞舌爾雙國牌照
Tbit作為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在創立之初即堅持合規運營,先后獲得塞舌爾注冊運營資質和美國FInCEN頒發的MSB牌照資質。
8 100BTC風險保障基金
為了全方位保障用戶的資金和交易安全,TDit設立了100BTC的風險保障金。在極端行情下,因平臺技術故障導致的”插針”宕機”等致便的意外損失在核實情況后,將啟動Tbit風險保障基金對用戶進行照付。
1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